继百盛的关停歇业后,东大街西安饭庄大楼将正式启动拆迁重建移步计划。这令人想起了电影《后会无期》中的经典台词:“看一眼,也许就是最后一眼,听一句,也许就是最后一句。”
本月19日,西安饭庄总店将正式启动拆迁重建移步计划,在这期间西安饭庄东大街总店将搬往钟楼饭店继续营业。
在西安这片土地上,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美食是让人品味历史、感受三秦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说到陕西的风味菜点,就不能不提到西安饭庄。这个与古城同名的饭店,历经八十多载的风雨岁月,在西安人的心底,坚守着一份温暖。
东钟西鼓,青龙白虎;
香菜热汤,西安饭庄。
民国年间,在西安城乡广为流传的这首民谣已伴随着岁月流失而失传,鲜为人知。却反映出一庄老号与当时宏大的社会背景以及所展现出过往的人心世态,风情民俗。
图中左侧可见“西安饭店”字样的匾额
西安饭庄创建于年,以“陕菜正宗、陕西风味小吃大全”闻名于世,由冯克昌先生及当时西安的一些社会名流集资建成,初名为“西安饭店”,后更名为西安饭庄。选址在钟楼西边,店铺本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并请清末军机大臣赵舒翘的老师邢廷伟先生题写了店名。
在老西安人的记忆里,旧时三间门面,楼上楼下,客多时,后面搭席棚接待;年公私合营后,于年迁到现在的东大街东段,至此落地生根,繁衍茂盛!
而如今的西安饭庄门匾则是郭沫若先生题写。年,宋庆龄、郭沫若来西安考察,当品尝了西安饭庄热腾腾的黄桂稠酒后,郭老高兴异常,诗兴勃发,连声称赞此物“不是酒,胜似酒”,对西安饭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年下半年新西安饭庄大楼在繁华闹市东大街中段竣工。时任西安市副市长丁志明去北京开会时给郭沫若先生带去了西安饭庄的信件,希望郭沫若先生能题个店名,郭沫若先生欣然写下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西安饭庄”四字。
郭沫若
西安饭庄的的历史变迁中,总与许多的名人有着不解之缘。
于右任
年,陕西三原人于右任先生回陕西,慕名到西安饭庄,前来品尝。当品尝到温拌腰丝、水盆大肉等菜肴和小吃后高兴地说:“好久都没有吃上这么好的家乡饭菜了!”还鼓励冯克昌说:“要多做咱们陕西老百姓爱吃的品种,特别是要多引进陕西各地的特色小吃品种,这样就不愁饭店没有生意!”
老舍
年老舍先生来西安,时任西安市文联主席的戈壁舟为详细记叙在西安饭庄宴请老舍的情景,专门写下了一篇名为《食鱼记》文章。甚至自幼不喜欢吃鱼的柳青,也对西安饭庄的“奶汤锅仔鱼”情有独钟。
西安事变的“和平宴”
早在年“西安事变”期间,为促成和平解决大计,周恩来便在西安饭庄设下“和平宴”,用特色菜点、黄桂稠酒招待了东北军、西北军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及抗日民主人士等,最终达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扭转了时局。这是周总理第一次来到西安饭庄。
年印度援华医疗队经过长途跋涉,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阻拦来到西安,敬爱的周总理在西安饭庄又一次设宴,招待了援华抗日的柯棣华大夫等国际友人和抗日民主人士。
除此,西安饭庄还接待过朝鲜前主席金日成、捷克总统克劳斯等国家元首以及连战、宋楚瑜、吴伯雄等台湾地区知名人士。
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西安饭庄于年10月开始动迁。年下半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座横亘70米,高6层,营业面积达多平米的新西安饭庄大楼在东大街中段竣工营业了。
当时的西安饭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少有的洋派建筑,简约的东欧建筑风格引领着当年的时尚。在不少老西安人的记忆中,能在西安饭庄吃饭、办婚礼都是相当高大上的事情。
那时候,西安饭庄可以说是陕西人民美食的一种象征,说是孩子心中的圣地都一点不过分。那时候说去逛公园都可以错过,但要是说错过了一次去西安饭庄吃饭,那可够悔恨半年的。
如今的西安饭庄已有位于丰镐路、金花南路、长安路、锦业路及杭州市等多家分店。但现在西安人的光顾次数却随着时间越来越少,你要说你今天去西安饭庄吃饭了,别人第一印象肯定是你请客或招待外地朋友了。
西安饭庄杭州店
中华老字号的西安饭庄,近一个世纪从来未离开过长安这方滋养它的厚土,生于斯,长于斯,在日光与月色周而复始的交替中,游弋奔走,活跃徜徉,依旧坚挺如初。
在老西安人的记忆里,不管如今去或不去,西安饭庄一类的标志会一直藏在心底某个角落,直至有一天,突然就会蹦出来,成为一种念想。
许多曾经在此的时光犹如昨天,这里包涵了西安人感情,与人的、与美食本身的。
那一幕幕情景再现,泛起一片片涟漪,让味蕾活色生香,让记忆永远绽放。
很多的西安人一定曾经在西安饭庄停留,与故人一起举杯邀月,少许停歇,抒怀畅饮......
对西安饭庄你有着什么样的回忆?请留言和晚报君一起分享你美好的故事。
来源:西安晚报综合自网络
点击揭晓答案!
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昆明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