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品牌 > 联盟力量创刊号诗人推荐上

联盟力量创刊号诗人推荐上

发布时间:2020-8-25 16:54:29   点击数: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中国力量

诗歌联盟

《联盟力量》创刊号-诗人推荐(上)

◆◆◆

佳作欣赏?

(一)

周渔诗三首

《刀剑合一》

我的刀不要太锋利。砍瓜切菜很好

切日子很长。劈向水

你一定看不出水的忧愁

泛蓝的刀锋曾舔过我的手指

亲过凛冽寒风。那一抹渐冷秋意

在刀尖上行走,正一滴滴深入刀的内心

如果把冬天划破,会是什么局面

我砍冬天,砍霜雪,把大地砍出冬窟窿

给你盖上的,必是一件冬衣温暖

我要砍去孤单和贫寒,砍出一座山寨

供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旗杆睡

旗飘千年。我的刀举千年

不落。你知道我是砍与不砍

给你风,你就来一场排山倒海的汪洋

我鼓点般急骤的招式,接还是不接

笑卧山岗,洗马江湖

我握刀,你持剑。挑落满天星光

兄弟,我拍去落在你肩上的一碗高粱

干了这碗酒,我们就喝通了大地

每一瓢风,都是将下的棋

每一盏雨,都是落下的笔

刀剑合一。我的长风是飘出的北国高原

呛出的每一粒雪,化作深情呼唤

斜斜地坐在天涯烤火

亲爱的兄弟,请给刀的勇气再加把烈火

淬炼瘦马,烧掉残阳。我大吼一声

静待菊花剑缓缓刺出

《蜀绣》

这样一匹柔软的身段,大唐一握

天下归服。我一把揽过

荔枝,搂住丰满,捧起满眼贵妃笑

我的红尘嘶卷快马,快快快

铺开八百里锦绣

烽火狼烟急。且慢

细挑针,轻走线,春风摇夜船

牡丹,牡丹。我们的长安

慢慢,晕开

李白的腰围,早被诗写粗了

早被酒灌坏了。这样一匹诗意的长发

早被柳树提前预订,管它

白发三千丈,怎么也穿不到他身上

送给邻家小妹,轻狂

送给东坡先生,隔代

也只有我收下,送给蜀国的绣娘

把一城芙蓉绣的遍地开

蜀绣,蜀绣

我的新娘绣弯弓,绣阁楼,绣花绣鸟

一声绵阳,两声江油

我必须赶在喊出第三声前,轻轻挑落

盖在头上的红盖头

你一哭,整个四川就泪流满面

每一针都是生死鸳鸯

每一线都是花好月圆

《重阳》

登山没美人陪,不登

喝酒没朋友陪,不喝

菊花没好天气,不开

秋风一吹,山就老一截

太阳就短一分。我把冷酒再热一热

满城的兄弟

就该回来了

举杯,四方桌短了一角

重阳又被茱萸插了一回

依然逃不脱菊花酒,菊花剑,菊花台

上的赏菊人

长啸一声,迟暮纷纷

又见再见还见,不如思念

这吊在头上的九月九,竟然如此长

我不白头,谁敢满山红透

胖一斤,那是世界重了

瘦一两,正好重阳

把秋天塞回去

红衣,白马,一袭黄金甲

这偌大的季节,只剩我在空城放火

你来与不来

它都要点燃

作者简介

周渔,年,曾创办《表达》诗报,资深媒体人,现辞职从商,与苏东坡同住眉山城。中国力量诗歌联盟发起人,会长,仁寿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化网》常务副主编,《好诗人》副主编。写诗起步早,停笔时间长,重回诗江湖,唯有骑马写诗追光阴,用刀使劲戳江湖一个诗窟窿。崇尚笑也要笑出眼泪,恨也要爱到骨髓。如果诗是块骨头,也要骨头上咬下一块肉。

邹赴晓诗三首

《故国》

一条鲤鱼为产仔像巨石般跃出的河岸

两只雄性山鸡为荣誉郑重面谈的麦田

三个兄弟萍水相逢拱手别过的小酒馆

四季里的云彩和风又回到闺房的窗前

《红碱淖》

不可能的可能。那么不真实的

以久违的梦的方式,悄然呈现

那就以一个梦中人的小心和惊喜

任湖水将身体和欲望包裹

如果我能做到内心澄澈,那么

我也能做到像其中的一滴

不为等待,不为炫耀,不为感激

我无法挽留这终将消逝的美好

这人类的美好

我理解赞美的局限,在此刻

抵不过一只遗鸥从一而终的依恋

《乡村挽歌》

所有的木匠、铁匠、石匠、泥瓦匠

补锅匠、教书匠、剃头匠、杀猪匠

所有的种田人、打渔人、赶鸭人

写对子的人、送春神的人、耍狮子的人

打猎的人、进门讨口水喝的人

所有的媒婆、接生婆、神汉、赤脚大夫

厨子、邮差

所有七十二行劳动人

我多想再看见你们手拉手,唱歌,喝酒

打谷场的篝火,要一直燃到天亮

作者简介

邹赴晓,年生于四川内江。已出诗集《歌唱,或者沉默》,诗歌随笔集《有风吹过》及诗歌合集等四册。现居西安。

凸凹诗一首

《蚯蚓之舞》

鸟的舞

排开雾

鱼的舞

排开水

人的舞

排开人

没有比蚯蚓

更困难的了

蚯蚓的舞

排开土、排开大地

蚯蚓的舞

排开地狱,和亡灵

为了这天塌地陷的柔柔的一舞

蚯蚓把体内的骨头也排了出去

作者简介

成都凸凹,又名凸凹,原名魏平。诗人、小说家、编剧。祖籍湖北孝感,年生于四川都江堰,在大巴山万源县生活、工作二十余年。当过设计员、规划员、编辑记者、公司经理、政府职员等。年代中期步入文坛,年加入中国作协。有小说见诸《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长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刊。出版有长篇小说《大三线》《甑子场》、诗歌《桃果上的树》、随笔《花蕊中的古驿》、批评札记《字篓里的词屑》等书二十余部。编剧有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凸凹作品研究集有《凸凹体白皮书:〈手艺坊〉诗歌美学六十家评》《场域中的小说艺术——〈甑子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居成都东郊。

向以鲜诗三首

《诗歌黑店》

已经无人可杀

也不想杀人了

还有很多可杀

比杀人还过瘾

杀寂寞杀时间

杀黑暗杀自由

杀实词和虚词

杀你最想杀的

实在没有杀的

就杀自己的梦

杀自己的影子

杀杯里的龙蛇

直到把不朽的

诗歌一刀杀死

《摸骨》

真想剁了

这双盲目的手

摸了豹子又摸象

摸了牙齿摸鼓声

真想剁了

这双乱摸的手

摸了星斗又摸书

摸了帝王摸美人

真想剁了

这双变幻的手

摸了繁花又摸黑

摸了废墟摸黄金

摸来摸去

摸肉摸骨摸没了

就摸石头

摸风中一粒灰尘

《石中养狮》

它们饲养它不用谷粒

只永远用它存在的可能

——里尔克

我想饲养两头狮子

一头放逐到非洲大陆

那儿是狮子传统的天堂

只有悲欣无常的残酷草原

才是猛兽想要的

对于一个生性贪婪的人

仅有这样的狮子远远不够

纵横披靡的神明

乃缘于雨露、河流及羚羊所赐

与我似乎并无太多关系

这就意味着还得另辟蹊径

饲养真正属于我的

随时可以敌视或抚摸的狮子

秋色如烈酒,古代的弹铗者

突然想到了石头

我决定将另一头狮子

饲养在女娲的石头里

很多来自高峡以至天上的石头

本来就与狮子十分相近

在幽闭中蓄势,于寂静中伏击

要是实在憋慌了

就用刀尖拨开青苔中的利齿

引来清泉冲刷崎岖的傲骨

迎风而运斤,凿燃鬃须

再让闪电打亮苏醒的双眸

回首仔细想一想

这头蜷伏于石头深处的狮子

也不可能完全为我所有

同那颗放浪形骸的狮心相较

本质上彼此并无二致

倒也无妨,狮子养在哪儿

都不会丢掉代代相传的光荣

一只狮子总要梦见另一只狮子

当英雄们惺惺相惜

只岩片石也是别裁天地

作者简介

向以鲜,年生于四川万源,现居成都。诗人、剧作家、石刻艺术史学者。著译有《超越江湖的诗人》、《诗:三人行》、《唐诗弥撒曲》、《观物》、《我的孔子》、《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中国文化史探秘》、《中国石刻艺术编年史》及长篇历史剧《花木兰传奇》等。诗作曾获《飞天青年诗报》优秀作品奖、《诗歌报》首届中国探索诗大赛特等奖、世界华语诗歌大会一等奖、李白杯诗歌奖等,作品被收入海內外多种诗歌选集。八十年代末与同仁先后创立《王朝》、《红旗》、《象罔》等民间诗刊。

周瑟瑟诗一首

《蝴蝶》

撞死在我车挡风玻璃上的蝴蝶,

与撞死在我家大门上的蝴蝶,

不是同一只蝴蝶。一只是花蝴蝶

另一只是黑蝴蝶。

但是有蝴蝶的早晨,

与没有蝴蝶的夜晚,

都让我摸不着头脑,

我摸到的是同一片霞光,

同一片涂满彩色花纹的翅膀。

一千只蝴蝶与一只蝴蝶,

同样激起了我对美的比较,

但前者比美更多,夹杂着真与善,

而后者煽动起我对美的仇恨,

夹杂着恶与丑。

我不算是蝴蝶的家属,

而你只算是蝴蝶的追随者,

十二党人的妻子穿大红袍,

出现了一张蝴蝶的长脸,

必定会出现一张花里胡哨的圆脸,

哪里有蝴蝶,哪里就有蝴蝶的尖叫。

我撞死的蝴蝶,

与江浙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同一个鬼魂里脱胎,

却到我的梦境里来换骨。

我白日梦见的庄周,

与夜晚梦见的先生是同一位老先生。

只是我穿粗布衣,

蝴蝶穿绸缎,彩色的眼睛近视得厉害。

蝴蝶呀带我去见周公,

周公呀我哪敢撞死你?

我只敢撞死那只虚无的蝴蝶,

我只敢撞死花里胡哨的黄粱一梦。

作者简介

周瑟瑟,当代诗人,小说家。现居北京,研习书画。著有诗集《17年——周瑟瑟诗选》《松树下:周瑟瑟编年诗选》《元诗歌》《硬骨头》等9部;长篇小说《暧昧大街》《原汁原味》《苹果》《中关村的乌鸦》等6部,以及三十集战争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小说创作)等多万字。曾获年度“国际最佳诗人”、年“中国杰出诗人”等。

?

(二)

阿翔诗三首

《饮酒诗》

(给太阿)

地铁的速度中,它追赶着我们,

从未耽误同路的时间。一如前提是,

我们从未耽误过饮酒的欢愉。

我们的醉好像是我们身边

汹涌的波浪,确实尚未降低下来。

没错,波浪令隧道越来越长。

假设置身在它的怀旧,舌尖

通常会摸索着美味的政治。当我们

谈论大海时其实是在谈论孤独。

即使如此,哦,酒是好东西——

它有唯一的立场:暗流中它把握了

我们永不降低的雄心。

或者,仿佛与秋天的代价无关,

它凌驾于我们的假象,从而进一步

拓展了器皿里的世界。

而你随时提前下车,在夜色成为

肉身的出站口。我不担心在最清醒的

状态下,尚能分辨出深渊的左右。

需要限制它的坠落,这就牵扯到

它的喷发。我猜,肯定不止遭遇过

红树林和木棉,寂静得可怕。

《洞背诗》

……由此我想到,很多年后,

我今天仰望的天空,那厚厚的云层,

也会有另一个人仰望……

——孙文波

雨水在粼粼的海面停了下来。

就好像波浪倾听你的宁静,

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人的仰望,

很可能来自古代,也有可能来自未来,

但不是你的命运。事实上,从仰望中

掂量出时间,它的云层,代表了

即将到来的暮色,覆盖你的厌倦,

又被你的厌倦覆盖,仿佛被大海误解,

连同半熟的晚餐。习俗从虚构中

纠结于不虚构的见闻录,最终指向了

洞背村,譬如悬崖的高度,无意

隐瞒大海的背后。所以,另一个人

一到深秋,便逃避了你的孤独,

或者,你的孤独及时逃避了浩荡,

见不得严重雾霾。一般情况下,

荒路从未背叛过生命的漫游,

哪怕日复一日的毫无目的,也先于

你洞悉的一切,包含着另一个人

遭遇的意味。但有时,仅仅路过

还远远不够,迎接你的是仰望,

不同于现实中的古代和未来,

仿佛是最宇宙的深邃,它倾向于

你内心的雨水,也只有在模糊的

雨水中,你才会像波浪秘密

赢得了大海宁静的信任。

《龙塘诗》

生者为过客

——李白

早晨首先会到来,谈不上

新鲜的光,然后晚醒。霜降里的

一个夏日,暂居的龙塘,时而像打上了

我的烙印,它允许我融入;

时而又像寂静的别处,辨认出

我对生活的厌倦,其实它的辨认

兼顾了黑暗记忆。即便这样,

也不意味着我会懂得风水。

如果你来过,就知道龙塘本身没有

任何一个池塘,从来就不是它的问题,

这是没法解释的事。接下来,

有关绕几圈的漫步,它的蔚蓝,

又意味着什么?或者,有关流逝,

它本身的空寂,碾磨着实体的风声,

加深了我的失眠,然后是早晨首先会到来。

出于需要,在那偏僻的里面,稍微

提高到我身后的一个试探,但从未

低于尺度:作为过客,隐含着

对厌倦的习惯,甚至习惯了地铁从高架桥

孤零零驶过龙塘。但早晨首先会到来,

这一点毫无争议。有时,它不因

时间的另一面而显得陌生。

也有时,它不因陌生而对众多面孔

显得拥挤。除了少数树木,我只凭晚醒

确认身置建筑的方位,即使延误了

早晨,也不妨碍最终会到来。

作者简介

阿翔,生于七十年代,年写作至今。现居深圳。

李龙炳诗一首

《写作》

外部的黑暗和内部的黑暗

没有什么不同

从黑暗到黑暗是封闭的伤口

我爱过的几个白衣女子

重新回到了书本

她们不再爱我头顶的天空

一个满天繁星的时代已经结束

我关上没有玻璃的窗子

等待一只蝴蝶飞来忏悔

此时含泪的人都在成长

白桦树要从这里哭到俄罗斯

冬青树要从这里哭到宋朝

写作就是在虚空中倒拔垂杨柳

浪费的力气可以修一座寺庙

浪费的语言足够谈一百年的爱情

现实与记忆的交叉点上

我看见穿过针孔的那一个人

拼命擦拭着莫须有的红色灰尘

作者简介

李龙炳,生于年,诗人,客家人。现居四川成都青白江区龙王乡红树村。获成都市政府第五届金芙蓉文学奖,第七届四川文学奖,首届四川十大青年诗人奖。著有诗集《奇迹》(,贵州人民出版社),《李龙炳的诗》(,四川文艺出版社)《乌云的乌托邦》(《锋刃》20周年纪念文集之一)。

易杉诗三首

《纪念日》

走小路,把自己走得更小,

大路,撒满了夏天的鸟屎。

轰鸣以外,搬开多锈的枕木,

一大早起来,废弃的钢轨成为

通向天黑的咒语。

变冷的石头,被读成标本:

做一颗种子吧,永不发芽,

为了拒绝,早在春天变坏的空气。

狗皮膏药,在黄昏沿街叫卖,可是

我的耳朵塞满古籍、瓷器和钝刀的锋利。

纪念日,是我的忏悔,

立碑的人,必然成为黑脸的碑文——

《一阵风》

在我的脸上,风,

弄不出响声,仿佛

土狗,隔了若干朝代的雷霆。

夜晚有漏洞,树密不透风,

在我的脸上,奔跑的雪如蛇,倒向

倾斜的楼梯——

包括高音,风

成为喉管,钢筋和烈焰的灰烬。

你的手,轻轻一挥,那

紧随的,是风甜蜜的影子。你

怎么也,摸不着雪的牙齿

那不停地收缩,又长着魔鬼的

嘴唇。我会在某一个夜晚掉进深渊,然后

跟随风的身体——

最后,我们在拥抱中变成一阵风声。

《树木的一天》

我的一天,有爱情,野鸟

和快乐的水分。而树木

骄傲的身体,生长一篇篇

绿叶,这一天是崭新的。当你

把窗子打开,空气也是

新的:天上有跑步的鱼,有

歌唱的嘴唇,它们朝向

轰轰烈烈的大地。欢呼的羽毛,如彩虹

落入一池静水;如

新生儿的啼哭,穿越楼群和森林的秘密。

我的一天,是树木的

一天,当你从睡梦中挣开眼睛,

缓慢而自由的落叶,接近

一轮忧伤而沉重的明月。

作者简介

易杉(—),四川新都人,诗人,诗歌评论家。出版诗集《一只带风的鸟》(),《螃蟹十三梦》(),《拐角蜗牛》(),主编汉语诗民刊《圭臬》。

?

(三)

步钊诗三首

《仅仅是柴火》

仅仅是柴火:清寒中的热望,一份真爱

就足以深深地打动我们

比饥饿更具体,比死亡更痛快淋漓

这春天种下的心事

从我们积雪的面孔出发

一瞬间就铺满了所有的道路和诗句

让人类永远无法摆脱命定的光明

仅仅是柴火,比天空更接近真相的纯粹形式

只是站在这里,远离冬天的狼群

让我联想到所有的幸福最终都必是灰烬

所有的热情最终都归于寂静

只有造就我们铮铮铁骨的群山

博大恶毒表里如一

铭记着我们所有的劳动,饱含感激与忠贞

最后就只剩下温暖和疼痛了

就只剩下农具。在干柴和烈火之间

暴风雨永远渺不可期。带走?不

我将全部留下,包括精神和肉体

当火焰还在寂寞地跳动,脚步就会继续延伸

乡亲。大地。启示就停在这里:

我没有说出的你已完全明白

我说过的,你要,彻底,忘记

 

《最先开放的花朵》

最先开放的花朵其实不是花朵

一束与生俱来的雪意

笔直地凉透我们的一生

就已把世间最尊贵的白纸铺叙、超越

这完美的形式,自始至终追随我们的眼力

让我们无法拔出长剑,或突然转身

最先开放的花朵啊

樱桃说红就红了,秋霜说降就降了

没有谁可以大言不惭,把时光牢记或挽留

作为一个雇佣劳动者,我必将说话

不管他们如何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你坚定的步伐,永远是世间最好的尺度

最先开放的花朵其实不是花朵

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冬天,被冷酷的火焰点燃

又回到冷酷之中

最先开放的花朵只偶尔闪亮一次

所有的时光因此瓜熟蒂落,药到,病除

《抬起头来,我就看见了光》

抬起头来,我就看见了光:

思想上空的火焰。一片飘零的花瓣

从人群中冉冉升起

击碎我们浮浅的忠诚与善良

这大宇宙最初和最后的景象

如此庄严肃穆,满怀创伤

包容着我们寒冷的胸怀成长

我将记取这真空中的雨点,勇往直前

还是远离高贵与血性

把所有的过程遗忘?

行云流水的足迹挡住了天堂的钟声

人类永生的奢望

就是张开双眼,看清火焰中的铁质

舞动阳光把世界打量

可是,纯洁的种子,你们就只有这样

寂寞地燃烧呵!

当花朵谢尽,车队全军覆灭

我们作为古老的岩石挺立于大野中央

才明白出发之于道路,终归不可想象

不灭的只有思想,寒光如水

最后把岁月和伤痕一笔勾销

作者简介

李步钊,作协摄协会员。生于宜宾珙县,长期生活工作于四川简阳。喜欢阅读,热衷旅行,爱好音乐和写作。年开始以步钊、洛浦、夏风等笔名在《诗歌报》、《诗神》、《星星诗刊》、《中外诗星》、《青年作家》、《深圳青年报》、《华西都市报》等报刊发表诗文摄影作品。策划组织过潜世界诗歌协会等社团,主编过《蓝族》等民刊,作品多次获奖和收入当代诗文选本。与友人合著有《上升:青年诗人三家自选诗》、《缪斯的儿女》、《简阳新诗11家》等,著有个人选集《热爱世界》。

柳鹤鸣诗三首

《和平之诗》

风没有吹动翅膀,浪没有漫过天边

你小小的身躯抵不住一场战火

亲人,内乱,难民

每一个词都是刺骨的疼痛

三岁。你留给这个世界

最后的背影,冰冷且多悲伤

这在天国,该是绝唱

你的祖国,叙利亚,一个多难的女子

孩子,你不在人间的日子里

你的父亲,一个人孤独变老

《写给祖父》

今天,父亲做他的孝子

我只当我的贤孙

来跟你聊聊天,打扫打扫你门前的荒草

如果你渴了,一场春雨会及时赶来

风不会太大,吹在身上冷冷的

土地里泛着绿色的黄,旁边的柏树干瘦干瘦的

像极了我心中的你,尽管

不曾与你相见

《祖国,从小到大的来》

我说的爱国,略小于玫瑰,略大于百合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脊梁尚未坚挺

三十六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爱你显然不够

两个特区也得加上,油盐酱醋茶

唯独缺了台湾这一味

爱你不必有代价,牺牲还早,烈士不足

和天地相比,你尤其芬芳

都说,这是你天然的美感,特有的孤独

没有人可以一生苍白

取决于你,母亲,深沉的爱

小小的吉县还不能有所表达,柏山寺(红山)

这个高且矮的乡镇,略显忧伤的石泉村

有着暖温带的脾气

人祖山、壶口瀑布、柿子滩…

——这都是你必不可少的心情

祖国,我爱你的时候

都得从小到大的来

作者简介:

贺龙,笔名柳鹤鸣,甲戌年生,山西吉县人。写诗,评论,兼创小说,喜诗词,好佛道。无主义诗歌发起人,中国力量诗歌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作家研究学会会员,网络诗歌创作委员会会员,《诗歌周刊》编辑,《山西新青年诗选》主编,发表作品若干,入选部分选集。诗观:以诗观天下,以天下观己。

孟醒石诗三首

《落水鬼》

月亮就是那块被西西弗斯推到山顶的石头

早晚会掉下来,将黑暗砸一个大坑

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你看

月亮正高速坠落,越来越大

越来越低,即将落在池塘里

池塘中,另一个月亮正浮出水面

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那是落水鬼在推着石头上岸

拯救压在下面的呐喊

在中国,60岁的老蒲,26岁的小魏,6岁的梦田

每一个落水鬼都是西西弗斯

当年,他们只溅起一点点水花

一辈子就绽放那么一次,仍努力把涟漪画圆

哪怕最后的结果是椭圆,是阿拉伯数字0

《古战场》

凌晨两点,大股寒流从太行山上下来

在西三教村,遭遇小股暖流抵抗

下山虎碰到地头蛇,瞬间厮杀起来

夜空布满冷兵器,城乡结合部变成古战场

已经扎根的树,被连根拔起

刚落脚的砖瓦,被掀翻在地

师大新毕业的月亮,穿着白纱裙,四处躲藏

在小胡同里奔逃,误打误撞,钻进我的被窝

啊!青春真美,肌肤润滑,又如此慌乱,冰凉

《幻听》

干旱的年代,水塔凌驾于村庄上空

头顶插着避雷针,挂着四只高音大喇叭

每天向八方的乡亲,传达着风雨声

大人们从中听到很多话语背后的含意

而孩子们嫌它太吵

总把我们从美梦中惊醒

一天晚上,高亢的喇叭声里

夹杂着一阵悲鸣,令人不寒而栗

奶奶说,那是猫头鹰

在水塔之上落脚安家了

“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

猫头鹰的笑声,使大喇叭变得狰狞

鹰钩嘴竟敢挑战带电的扩音器?

生产队长不信邪,砖窑场却接连出事

砸死四条壮汉,谣言乍起

吹皱漫天火烧云,村庄弥漫在恐惧中

乡亲们把集体的不幸,归罪于这一只鸟

三番五次,组织突击队

举着火把,爬上水塔驱赶

却从未见过它的真容

幽灵的叫声,仍不断出现

直到喇叭喑哑,水塔响起欢快的流水声

如今,猫头鹰在冀中平原早已绝迹

我仍然时常听到它的笑声

难道是乌云展翅,引发的幻听?

作者简介

孟醒石,原名孟领利,年1月1日生于河北无极,年7月毕业于石家庄教育学院美术系。曾任杂志编辑,现为媒体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闻作品获“善行河北”新闻宣传一等奖、中国晚报协会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等十多项大奖。文学作品曾获河北省作家协会年度十佳优秀文学作品奖、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等奖项。曾参加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第三十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诗无极》(漓江出版社)、《子语》(花山文艺出版社)等书。

小景诗三首

《重新爱上》

就像落光叶子的森林,可以辽阔,接受伤害,与失去

忘记伐木的声音

也,可以荒芜,让走失的植物,继续走

一直走进下一个春天

那时

深深爱过的灵魂,将以慈悲的,陌生的,新鲜的面容

路过人间,并重新爱上

《雪从山上跑下来》

成群的雪从山上跑下来,黑熊躲在树洞酣睡

河流披着冰甲,潜入荒野深处,不闻,也不问

冻僵的树枝动弹不得,无法指路,也

拦不住

它们一路狂奔,跳进湖里,湖水变冷,变硬

它们想洗去藏在身体里的俗世,却

进入了,另一个俗世

《爱着》

我们爱着

爱着森林里的每一粒鸟鸣

爱着荒草丛生的小路,路上野风披着阳光在叶子之间飞行

爱着晨星打开天空时的寂寥,与喜悦

爱着铺开的暮色,以及隐入夕阳的城市背影

这个秋天,我们爱着一朵站在秋风里的菊

爱着她的一切,甚至黑暗中的期待

因为爱着,我们内心无比辽阔,柔软,慈悲

作者简介

小景(孙颖)吉林长春人,热爱诗歌,喜欢写作。发表文字散见《绿风》《草地》《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关东诗人》《现代诗歌》《诗东北》等。

?

(四)

DQ简诗三首

《一纸江湖》

江湖是张宣纸,长满狂草、魏碑和楷书

信马,一路丢掉了笔锋,刀枪暗藏

中军大帐,义字绣在旗上,摇扇的

正襟危坐,摇出是非曲直

那虚弱的薄,撑不起诚实的重量

起笔、落笔,都有合适的力道

掺水的柔情渐渐淡出

挥洒沉浮,谁才是得主

盖上的印章,不是终结者的标签

彷徨。或束之高阁,或

弃置角落,说不清

是新生还是死亡

胜利者披挂上墙

失败者流落他乡,抬头敬仰,俯首凄凉

等一员猛将驰骋疆场,暴躁

燃一城战火,烧遍江湖,烧出喜乐,烧尽忧伤

《飞向太阳》

那团火,挂在天上,烧了好多年

他随盘古而来,一路烧尽尘埃,烧尽浮华

烧出三黄五帝,烧出朗朗乾坤,烧出更迭的时代

把所有的期许,揉进目光里仰望

犹如仰望一座宫殿、一尊神像、一句圣语

烦躁、虚狂被你的眼神灼伤,凌乱于荒凉

膜拜。成片跪倒的红高粱是虔诚的诗行

每个字都蕴藏着仁爱、炽热和你的光芒

很难想象,你不烧,生命将是怎样的空旷

无需思量。而今,酒亦浓、火正旺

何不熊熊大醉一场,让自己生出满身翅膀

远离红尘、故乡,飞向太阳---那激情燃烧的天堂

《在夜的边缘独语》

一双眼睛,把一面上好的镜子打碎

把一个季节打碎,把一枚落叶打碎

把坚硬和柔软打碎,把相关及无关的

都打碎。包括那片天空,那缕阳光......

凝望。犹如凝望摔在地上的汗滴

还是需要思考的,已冷却的碎片

如何才能安睡在纸上。然后

精选文字,唤醒每一个细节:

有那么一刻,喧嚣是黑色的、沉重的

闭目。听到一浪一浪的波涛

由焦虑到焦虑

由虚无到肉体.....

呼吸在行走中发酵,自由的

可以相互拥抱。胡乱写下几行诗句

潦草着向灵魂致意,随便挥挥手

就能轻松的告别过去......

推开窗,请冷风进来,让孤独和额头上的

热慢慢散尽。是的,有些思绪零落了

犹如满地的烟蒂。一点一点燃烧

又一点一点的沉寂。晨雾里,哭泣在夜的边缘独语......

作者简介

DQ简,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中国石油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偏爱写作,喜欢用简单的文字表达流动的情感。系中国现代诗人协会理事,中国诗歌《第二届红高粱笔会》银奖获得者。年开始诗歌创作,共完成诗作百余首,作品散见纸刊网刊。现任《天下诗网络》微刊主编。

郭红云诗一首

《告别》

——给一位父亲

天色擦着这一排屋檐

黑了过来

那时他已穿戴完毕

内衣是内衣旧的

外套是外套

从外面买来新的

前些天就已叠好了

只是我们在等着他的默许

仿佛很小的时候

他不点头

我们不动筷子

一家子齐了

才开始吃饭

这是规矩

即使一个小的决定

我们都需要他的主意

一个人的离开

不习惯

也不容易

尽管他已无拘无束

像一个婴儿

回到了梦里

终于梦见了一回自己

但他还有一点主见和时间

用来留念

和忘记

这有别于我们

对于今后的事情

就像模糊的星光

此刻还不能完全呈现道路

很久以后

也许都没有勇气

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

作者简介

郭红云,网名“老鸽子”,湖北省潜江市某财政单位工作。八、九十年代在《诗歌月刊》、《诗神》、《诗林》、《星星诗刊》、《诗潮》、《绿风》、《飞天》、《长江丛刊》、《青年作家》等报刊发表诗歌及随笔余首(篇),诗歌曾入选多种选本。

杨光和诗一首

《名字》

字与词之间

除了空气和尘埃

父亲选择了阳光和雨露

比意念还多的承诺

就这样嵌进了我的肉体

我的梦起飞于这隐形的胎记

父亲按家谱

在门前的老榕树下

在绿叶与落叶之间

赋与我古典银饰

佩藏于内心的婉辞

渐渐溢满波的羞涩

成长搁置汉语的荣辱与心跳

习惯父亲暖暖的呼唤

用软指抚摸每一节脏腑的疼痛

习惯风雨雷电流淌的

各种哭泣和音乐

我第一个吮吸天空眼泪的痛快

是父亲想要的过程与结果

我深信远方更远的地方……

父亲的耳朵伸出了树梢

划拳行令中

嘴唇开满了花朵

作者简介

杨光和,笔名布衣阳光,成都女诗人。80年代初开始创作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抒情部落的最后守望者》,散文集《诗事如烟》,诗歌合集《中国,成都诗选》,合集《四川诗人十人集》,合集《诗家》,合集《散花楼诗集》等,创办编辑民刊《每月十五》季刊七十五共75期。曾荣获成都市诗歌贡献奖及四川文学创作组织者奖。四川作家协会会员,金牛区作协副主席。

赵历法诗一首

《我把你的名字种遍梦乡》

每晚,我都默默吟诵

你的名字,吟着吟着

就把你的名字种遍了梦乡

你的名字依然亭亭玉立

曾经苦囚两地的相思

繁衍出一座红豆林,每一棵红豆树上

都结满幸福的名词,或动词

夜风轻轻吹,一支卿卿我我的谣曲

回旋在心的演艺大厅

红豆七夕节,两颗心

合奏一曲幸福的旋律

作者简介

赵历法,重庆市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诗刊》、《星星》、《红岩》文学杂志、《中国诗歌》、《世界华文诗报》等刊。有作品多次获《诗刊》《星星》《扬子江》等刊。全国诗赛奖并入选《7中国诗库》、《年中国新诗排行榜》等多种选本。出版诗集《胸中的涛声》、《春风吹着秋》、诗歌评论集《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诗合集《诗家》、《三人坊》(与唐力、李墨合著)等。

杨真真诗一首

《重叠·愿》

喜欢旧楼里有规律地弹起钢琴练习曲

就像另一个我

倔强而优雅地发声

旁边是垃圾场

常年穿着邋遢衣服的人

占据着一个棚子

斑驳的拐角处

一棵老龄的树怀抱了整座小院

她的脸每天年轻而清新

曲屈盘旋的胳膊和伸展的腿

都还在生长

还在季节深处开满花

有一天我撞见一双黑夜里清扫落叶的手

才想起他们和我

都已过了花季

上楼我读到一本生命之书

大量浮游生物聚集着微弱的光

这些被称为海火的发光生命体

白天给摄食贝壳注入毒素

美丽的珊瑚藻

钙质的身体粗糙而坚硬

刻在珠峰的鱼骨,活着的石头们

满足于无法超越的高度

而老树下经历亿万年沧海桑田的

苔藓们低矮、潮湿、阴暗地生长着

和旧楼里的钢琴声

有着崇高和卑微的交叉重叠

我所愿和所有人的愿

有时候也交叉重叠

作者简介

杨真真,曾用笔名白兰。七零年代出生,四川武胜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作为执行总编为《诗中国》杂志编稿数年。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中国诗人》《山东文学》等刊物。多次获得《诗刊》社等组织的全国诗歌大赛奖。出版有《攻错》等,诗集《肉身之外》即将出版。

?

(五)

伍晓芳诗一首

《夜听冬雨》

——雪中佳人

是谁

把心中的离别奔腾地这样厉害

把满天空的雨水席卷成灾

将忧伤

倾倒在这个黑色的大地上

连累了多少无辜人的情绪

害他们

在凄凉中迎风流泪裹着灵魂离乡背井我没有了你的依靠也在这场灾难中迷失了自己

作者简介

伍晓芳,笔名雪中佳人,江西鹰潭人。喜欢诗歌,散文,曾在各级纸质杂志、报刊以及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pp/1188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