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品牌 > 气壮山河虎豹口,新天一爆凤凰山访青春

气壮山河虎豹口,新天一爆凤凰山访青春

发布时间:2021-7-10 10:50:48   点击数: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39520.html

本报记者张虎张萍文/图重温激情岁月,再迈奋进征程;感受山河壮美,题写时代新篇。6月26日下午,由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少将军衔的李文朝带队,中华诗词学会的丁国成、张克复、高昌等3位副会长及中华诗词学会、省诗词学会联友和闻名全国的10位青年诗人组成的采风团开启了我市自然景观和历史名胜的采风之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赋铜城诗,采铜城风。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距市区

15公里开外的白银露天矿旧址,赭赫色的石料直映眼帘。露天矿2号大坑,穿越时空,见证和镌刻着铜城的爆破史。“年,白银市正式进入了大爆破时代。当年的3次大爆破震惊世界,共完成爆破石量.10万立方米,是国内首次的大规模爆破工程。露天矿开采33年,产值达39.08亿元……”听着解说员的讲解,采风团的诗人联友们仿佛又看到了我市因矿建企、因企建市的峥嵘岁月和“一爆出新天”的激情年代。

图为我市的露天矿2号大坑。

凤凰浴火凤凰山,山河涅槃谱新篇。为纪念和体现我市工矿发展的历史内涵,深情缅怀铜城开拓者的进取精神,保护和抢救现存的重要矿业遗迹,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弘扬白银悠久的矿业历史和灿烂文化,年8月国土资源部组织评审会确定建设白银市火焰山矿山公园。年主体工程全部竣工后,白银市火焰山矿山公园以矿业历史文化为内涵的人文景观,成了我市宣传工矿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驻足于矿山公园文化长廊,采风团的文朋诗友们深深震慑于铜城开拓者的进取精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狼多、风多、蝎虎多,人少、水少、树木少,白天风嚎、夜里狼嚎、吃了苦水肚子嚎”的场景,再现了铜城开拓者战天斗地的史诗篇章。“住在郝家川,干在折腰山,死了打口铜棺材,埋在火焰山!”的响亮口号,镌刻着铜城开拓者轰轰烈烈的创业印记。

图为我市靖远县虎豹口的纪念雕像。

黄河东去听涛声,红军西征壮悲情。位于靖远县城以西5公里处黄河岸边的虎豹口,因为西路军的悲情史诗而更显威武雄壮。年9月至10月,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进驻靖远,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10月24日,红四方面军2万余人,在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等率领下,突破国民党重兵防守,在虎豹口强渡黄河,开始了悲壮的革命历程。

西路军因为在虎豹口强渡成功,成为了人们凭吊和游览的胜地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基地。巍然屹立于黄河南岸的红西路军渡河塑像,向采风团展示着革命先烈的慷慨从容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视死如归。

山水形胜无言,史诗篇章有情。采风铜城,大家深深为白银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魅力而倾倒。

图为李文朝将军在市矿山公园实地采风,了解我市工矿历史。

青春诗会采风团在我市矿山公园虎豹口采风

本报讯(记者张虎张萍)6月26日下午,前来白银参加纪念红军会宁会师80周年中华诗词白银青春诗会的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李文朝将军等一行前往我市露天矿旧址、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和靖远虎豹口红军强渡黄河遗址实地采风,市政协副主席于萍陪同。

图为我市矿山公园文化长廊的工矿雕塑,吸引了采风团文友们的驻足观看。

在露天矿2号坑和矿山公园博物馆,李文朝一行通过看史实资料和听取解说等形式,回顾了铜城开拓者大爆破的宏伟场景。

图为我市的露天矿2号大坑。

在靖远虎豹口,李文朝一行通过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献词等形式,缅怀了黄河古渡口的战斗历史,深情寄托了对革命英烈无限的哀思和追忆。

图为李文朝将军一行凭吊虎豹口,缅怀革命先烈。

文朋诗友们在采风活动中表示,铜城大地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名胜别具特色,底蕴厚重。通过采风活动,大家加深了对我市红色文化、工矿文化的了解,积累了写作素材,将努力写出精品力作由衷赞美白银。

诗人马腾飞:

采风圆了我的西北梦

连续两天的采风,给采风团的诗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马腾飞表示,他一直有一个西部梦,这次总算是圆了。

当中华诗词学会通知在甘肃白银开会的时候,马腾飞的内心充满了满满的期待。他是一个在校生,读了二十年书,行咫尺路。上课、下课、吃饭、看书、自习,几年来过着单调的生活,偶尔静下来的时候这个狂野的西部梦便会越发强烈,况且看惯了贵州青山绿水的小格局,便更加憧憬西部的广袤和辽阔。

“特意查了一下天气,订了白天的机票,只想感受一下在高空看这片土地是怎样的苍茫雄浑。果然,这天的白银,湛蓝的天空偶尔飘过几片云朵,像是广阔背景下偶尔跳过的音符,平添了几分灵动,留下的一片孤影,从秃瘦的山的脊梁上抚过,带着无限的温存与眷恋。九曲黄河,蜿蜒伏在大地上,哺育着这片同样伟大的黄土地。”他动情的表示。

马腾飞下了飞机就直奔白银,看多了裸露的群山,灿烂的艳阳,他一直觉得应该会很热,或许是天公作美吧,这儿的天气很好,比起东部的闷热烦躁也算凉爽畅快,甚至从白银汽车西站下车,就有一种想要一路走去报到处的冲动了,为此好风好景,自然是坐在车里走马观花所看不能够满足的,慢慢沉浸其中体会才来得更真切一些吧。无奈的是此想法因路痴而作罢,亦是此间一憾。所幸的是,热情的白银人民很快给了他感受的机会,找到住处吃完晚饭,甘肃省诗词学会的万老师便带大家到银凤湖周围闲逛。

银凤湖离他住的招待所并不远,坐车一会儿便到了。门口立着一块高大的大理石,潇洒书写着“银凤湖”几个大字,仿佛真的有一只凤在石头上起舞一般。进了门走几步便有一湖明澈的湖水,于远处苍茫瘦劲的群山之下,多了几分细腻与温柔。清风逐着柔波,一并轻拂着那些晚饭后来此消遣散步的人们。一路跟在诗友们后边,时而听他们高谈阔论,时而看他们缓步行吟,不知曲径幽湖是怎么看这群远方来的客人呢?那低语的细浪也应该像他一样,在悄悄诉说心中的无限感慨吧。

第二天下午随大家又参观了郊区的矿山公园和火焰山矿山公园博物馆,看到了开采过的矿坑和博物馆陈列的一些矿石标本,想象着勤劳勇敢的白银人民该经历怎样艰苦卓绝的努力去建设当时一穷二白的家园。“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当时该是怎样的一种战天斗地、不屈不挠的风貌,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当年的峥嵘岁月也被陈列使馆供人凭吊,可是在这片苍凉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却没有丢掉他们对这边土地的深沉眷恋,并没有改变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真是一方质朴的水土。”马腾飞感叹道。

虎豹口,当年西路军在此强渡黄河,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可能是地理位置原因,来此凭吊的人并不多,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默默付出的当地人民一样。苍山不语,黄河东流,自有他们见证当年枪林弹雨的鏖战,在苍山晚照的一角,在大河波涛的某处,历史终会把他们记起。

两天时间的白银采风活动,给马腾飞留下了深刻印象,尚未爬过这令人心潮涌动的苍山,心中惦念,这让他对接下来的采风活动有了更多期待。

诗人夏苏:

我爱上了西北

连续两天采风,我市的人文景观给诗人夏苏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由衷向记者感慨,她爱上了西北。

“我喜欢甘肃,由来已久。高中那会,特别渴望毕业以后来这边,看到地图册上纵横的交通网,看着那些蔓延在祖国各地的路线,想着毕业以后可以跑马走天涯,心血来潮时甚至拿出白纸描摹地图。”她说,后来等到报高考志愿,她在纸上写了五所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位列第一。随后,她在QQ空间发了动态:心之所向,当欣然归往,敦煌我来了。可是,家里担心她不适应北方的生活习惯,最终让她留在了南方。

“对于西北,我总是心驰神往的。在兰州住了一晚之后,我坐车到了白银,在车站下车,等报社的老师过来接我。路边满是绿树,椭圆的叶子,我记得有许多人都会用叶子吹曲子……阳光不算烈,没有风也不觉得热。这一切的一切都恍然如梦,期盼已久的西北之行终于如愿了。”她说,白银的诗友和相关领导都特别热心,让人感觉宾至如归。

安顿好之后,六点集体会餐。饭后,白银的万老师带着大家去参观银凤湖。七点,西北正是傍晚。湖水清明,阳光打在远处的山上,层次分明。几个同伴一起合影,如此风光,不可辜负。“兰州的诗友特别热情,万老师已是高龄,却也坚持和我们徒步闲逛。诗友之间相互交流,谈及诗坛的许多名人,我都闻所未闻。我是去年才开始学写的,有一个哥哥已经有十多年的创作经历。和大家相比,我实在惭愧。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在刚接触诗词写作的时候,就结识了许多贵州的诗友,给我特别多的指点,此次参加青春诗会,更是人生幸事。”她说。

在靖远虎豹口渡江纪念地,当车子开过黄河的刹那,她心中万分激动,说了一句“不到黄河非好汉”,黄河之美,让人震撼!“水面并没有惊涛骇浪,但在夕阳的掩映之下,黄河如同一位祥和的母亲,如此温暖。虽然初到白银,却并不觉得陌生,西北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以后还想再来。”夏苏说。感谢白银,丰富了她的生命旅程,如果可以,她也希望以写诗的方式记录在这里的所见所感,让身边更多的人了解西北,爱上西北!

诗人李红:

北国风光震撼了我

采风活动中,来自湖南的诗人李红向记者感慨,我市的北国风光深深震撼了她。

从湖南北上,来到白银,途中不一样的北国风光让这个南方人深深震撼。她说:“从西安过来,黄河水一路蜿蜒相陪,看着浑浊的波澜,真有一种要流泪的感觉,母亲河啊,几千年她以乳汁,以泪,以血哺育着这一方人。她流经之处,就是绿色繁衍之处,就是城市村庄集聚之处,黄河之水啊,就是这一方人民的命脉啊。”

“真想不到,在这样一片贫瘠荒芜之地会有一座安宁秀美富庶的小城——白银。有瓦蓝的天空,有盛夏天气里也让人感觉沁凉的小雨,有鲜艳娇嫩的月季,有婆娑轻舞的垂柳,还有一方热情好客的朋友,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琥珀色的葡萄酒轻轻咽下,一种微醺的美好,这就是白银给我第一的印象。”李红说。

“在一片戈壁滩上,凭空就生长了这样一颗明珠,让人匪夷所思。白银是如何建起来的呢?”她说,矿山公园之行解开了这一谜团,这是一个人定胜天的奇迹,凤凰山上的那一声爆破,开创了白银历史的新纪元,几代白银人用自己的双手在沙土发掘出金、银、铜、铁等多种金属,以此为支柱,兴建了一系列重工业产业,于是,茫茫沙海上多了一个灵秀清怡的“绿岛”。听同行的大姐说起她小时候见到的白银,低矮的房子,尘灰满地,周围看不见一点绿意,这也是南方人臆想中的白银吧,而如今,走在白银街上,恰好是清凉的雨后,恍惚中,就回到了春天的江南,温润,柔和,又觉得一切恰到好处,清爽而不掺杂丝毫的尘渍。

《白银史话》丛书厚厚一册放在书桌上,精美的印刷,厚重的质感,轻轻摩挲下来,恰是喜欢读的书的模样,真遗憾,旅程的匆忙让她暂时无法沉下心来细品,“但既然已经与白银结缘,我想白银也会成为我的山河故人吧,在遥远的江南,我将用心、用笔深深缅怀这一方土地。”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小编4。未经授权转载的,我们将按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pp/1354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