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品牌 > 路遥的影响一段尘封了20多年的往事丨高

路遥的影响一段尘封了20多年的往事丨高

发布时间:2021-7-29 13:44:33   点击数: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30/6032484.html

《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一代人。22年前的今天,43岁的路遥因病早逝。22年后,他用生命对奋斗的诠释,依然值得我们品读。明天起,做个努力奋斗的人吧,“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中国新闻周刊

路遥的著作,我视为心中的《圣经》,时常在读。

路遥之精神,我当作个人的信仰,一世追求。从知道、认识路遥那一天起,他既是我平凡生活中必然念想的人,又成为自己人生紧要关头多次产生重要影响的人。

诚然,我深知自己人微言轻,不过是千千万万路遥粉丝当中的一名普通读者。但是,下列一组信息,足以说明路遥是挽救文学信仰的使者之一。正如古语所言,路遥知马力——路遥永远活着。

《三秦都市报》:著名青年评论家邢小利说,路遥作品在当代大学生中的阅读率居中国当代作家榜首。

《中华读书报》:20世纪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调查,进入前百名的中国当代作家仅路遥一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编辑叶咏梅在其发表的《作家身后的文学现象——试论路遥作品的审美价值》论文中,引用该台数据:《平凡的世界》当年播出后的听众来信居上个世纪80年代之最——直接受众达3亿多;新千年听众点播“精品展播——20年来节目回眸”路遥小说居排行榜之首;年是《小说连播》60年,路遥作品在最具影响力的节目排行榜位居第八。

由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涵芬楼书店、三联韬奋书店、万圣书园、开卷公司、亚马逊网上书店、当当网上书店、北京图书网等提供的由《新京报》“书香榜”发布的最新数据(.9.20),《平凡的世界》在畅销、常销书排行榜中位居第七。在图书出版浩如烟海的当今书市,能如此长久地位居常销、畅销榜单前列,绝对是奇迹!

依然是《新京报》“书香榜”时论:“小说‘收复’旧山河”一文中作者文木披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从来没有电影、电视剧的助推,但读者规模庞大得多。

《北京青年报》“青年阅读”周刊头版导文“一人心中一小说”中作者思源写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读书记忆。那些经历了岁月,成为一代又一代人重复阅读的小说,大约便可以成为经典吧。读者的自由,在于爱我所爱,忆我所忆。情感的力量如此强大,我们会发现,很多在读者心中留痕、不会随时光遗忘的作品。未必因为技巧的高超或文本的新锐,而是动人的感情和有共鸣的经历——是高加林的苦闷与后悔《人生》,是孙少平的坎坷人生《平凡的世界》。

再看看两朵生活中的浪花:小学生陈希在“父女俩的世界”作文中写到“暑假作业,父亲硬塞给她一本《平凡的世界》,当时一点都不想看,觉得土。后来硬着头皮开始看,却被孙少平的故事深深吸引。……上高中文理分班,当时我的成绩都不突出,很焦燥,找不着北。我随手再翻开《平凡的世界》,虽然绝望很深,但这群人告诉你,他们都没有倒下。我突然明白,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生,都要有黄土高原般灿烂的希望。”

《北京晚报》记者与网络段子高手、最佳“妖蛾子”女作家王小柔对话,她说:“感谢出版社,很争气地给我出了一本又一本,让我们家人都觉得“文学”完了。算上至爱亲朋,没一个人看我的书,因为他们很认死理儿地觉得,只有路遥啊王蒙啊等写的书才叫文学。”

在我看来,路遥是拯救读者灵魂的文学巨匠。32年前第一次看了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后,便牢牢记住了路遥。许多作家的小说,看了很快就忘了,但路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不仅使他一举成名,也让你再三回味。

如果说,县委书记马延雄宁死不屈的形象比“高大全”式的焦裕禄更令人敬仰和信服的话,那么,造反派司令段国斌、军师侯玉坤的神态同样比“脸谱化”的胡传魁、刁得一之类让人印象深刻。路遥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极其精彩,时过三十多年了,我依稀记得一些细节,例如:“段国斌看到马延雄毫不动摇的架势,猛吸了口香烟,两股青烟像剑一样从鼻孔射出。此刻,侯玉坤面无表情地吸着烟,身子略微后倾,吞进嗓门的烟像两条蛇一样慢慢从鼻子里爬了出来。”一个凶狠武断,一位老谋深算,两个人物性格,仅从抽烟的动作上体现得如此传神。这样生动的比喻,在路遥作品中还可以欣赏到许多。

对我而言,他是自己事业上的标杆。记得公元年夏日的一天,邻居同学红见了我兴奋地说:“刚出来的小说《人生》,很适合你看,赶紧找!”说曹操,曹操到。我当天下午即去乡邮政所取回了自己订的《收获》杂志(其时,省报和地区报曾出现过同一条豆腐块简讯:“团员×××一人订报刊18种”,说的就是我。别小瞧了这则小新闻,让我吃了不少苦头。那段日子,我不仅成为同事们眼中的“野心家”,还经常被当作“模范人物”遭受讽刺挖苦。哈,特录此一笑,权当是路遥曾指出的“社会转型期”平凡百姓的生活写照吧。小说《人生》,我一口气看了两遍。读后的感受,即便用热血沸腾、浮想联翩等任何词形容都不为过。最可笑的是看完《人生》的当天夜里,我居然挑灯动笔,写了平生第一篇小说——也许是最后的处女作,可惜,苦思冥想折腾了大半夜,写了撕,撕了写,眼看东方发白天即亮,我那“心中有数”(小说名)仅仅只写了几行字,即以心中无数而草草收笔。之后,这种非分之想再没敢有过。

不过,由此开始,路遥成为自己精神上的追求。在当时是心中的秘密。年秋,我24岁初为人父,女儿的出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第一次进行了全面的盘算(陕北方言,即策划设想之意)——上天作证,受路遥的《人生》影响是主要因素之一。坦荡地讲,我之前的理想仅仅是参军或当个司机什么的,对于一个初中文化的人来说,这也是符合常理的。但是,我错了,因中农成份,入伍的资格让贫下中农后代“被优先”了。由于没有“后门”,当司机的愿望也只是个梦想。这种情况在今天绝对不可思议!但在高加林、刘巧珍时代,却是真实的社会现状。我一直以为高加林是条好汉,他的“挫折”是社会制度不公平“被失败”的。所以,高加林不应算作失败者。对照、分析高加林后,我似乎明白,参军、当司机怎么能算是理想呢?这个标杆太低了!以官员为例,我常常观察自己身边包括别的单位乃至上级机关的领导者们,有许多不仅粗言俗语毫无水平,而且大都搞特殊,以权谋私。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杨表哥”、“周至尊”们没什么区别。其品德和能力,往往非常差,尽管毫无任何作为与业绩,却仍能占其位,享其成。

问题看来很清楚了,要改变命运唯有奋斗。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表面上看似没什么两样,实际上求知、读书、思进,一切都在有计划、有目的地悄悄进行着,并且不停地折腾着、坚持着。

经过几年的奋斗,我已从一名乡下售货员被选调到团县委任文书,虽然和高加林一样只是以工代干的身份,但工作业绩风生水起,县委大院许多领导视我为难得的人才。一年后即被破格提拔为新型国企副总。接着于年只身到北京,仅用半年时间创建起胡耀邦办公室打电话了解、陈希同办公室过问过的北斗饮料厂。产品畅销故宫、王府井、颐和园及北京站,一时传为佳话。年秋,我在全省横向经济联合经验交流会上,作为先进典型演讲,获得较大反响,引起媒体和国防军工大型企业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pp/1362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