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城区在全市首推“路长制”,全区条大小街道“各有其主”,现在除了“路长”,韩森寨街道办又有73位“院长”公示上岗。
为进一步强化城市治理工作,韩森寨街办在落实三级“路长制”的基础上,又将城市治理工作延伸到社区居民院落,在辖区9个社区首推“院长制”城市治理工作模式,推动城市治理工作向纵深、更精细发展。
家属院来了位新“院长”
大事小事都要管
12月20日下午,韩森寨街道办咸宁社区工作人员王荣丽来到中铁十七局家属院,一进门就有居民和她打招呼:“‘院长’来了,刚好有个事问问你。”这一天是王荣丽被任命为这个小区“院长”的第三天,她的名字和手机号被印在公示牌上,贴在小区显眼的位置。
王荣丽说公示牌挂上的第一天下午,就有小区居民给她打电话咨询办理独生子女证的问题,在社区分管党团工作的她原本不用处理这些事,但作为“院长”,这些都成了义不容辞的工作。
在这个有户常住人口、7栋家属楼的小区里,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健身广场干净整洁,连绿化带里的落叶都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经理张洪智说:“我们以前就管理得比较严,社区实行‘院长制’后,我们的‘王院长’天天都来检查,连绿化带里的落叶也不放过。虽然打扫起来费点劲,但居住环境确实更好了。”除了狠抓院落卫生死角,就连老旧家属楼最易堆放杂物的楼梯间,也被这个小区的保洁人员打扫得干干净净。
“院长”工作都查啥
当好“五员”做好“六查”
所谓“院长制”就是在整个街办全面实行“一院一长”,健全管理机制,让社区工作人员深入院落,确保监管没有盲区、责任没有空白。
那么“院长”来到现场都检查什么呢?王荣丽说:“街办要求每个院长要当好‘五员’,做到‘六查’。”“五员”就是要求“院长”做好管理小区环境的卫生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小区运行的安全员和文明行为的倡导员。
“院长”王荣丽工作时每天对责任院落检查不少于1次,对现场检查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并督促所在院落物业(家委会)迅速整改,同时做好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到位。她说检查时院落保洁、乱搭乱建、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以及文明习惯养成这几个方面都是她 目前全街道共设“院长”73名,“院长”为各社区两委会成员,其中社区书记、主任包抓所在社区卫生最差、治理难度最大的院落,其他两委会成员按要求包抓各自负责的院落。
“一院一长”规定严
打造“韩森寨标准”
韩森寨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院长制”对“院长”们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在落实管理责任的同时要达到“五化”要求。从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上实现“制度化”,以制度的形式,对“院长”们工作模式进行固化;从具体操作面上实现“规范化”,通过对各项程序、各个环节工作标准的落实,达到具体作业的规范运行;从工作表现形式上要实现“常态化”,通过“院长”们高频次的检查督导,使问题及时得到发现解决;从机制运行,效果体现上要实现“长效化”,通过“院长制”工作模式的持续运行,使工作效果得到长久保持;从目标完成上要实现居民院落“亮丽化”,通过对城市管理基础工作的不断夯实,使整个街办9个社区的院落卫生整洁有序,在全市打造“韩森寨标准”。
从年1月1日起,韩森寨街办将全面实行“院长制”,并长期坚持,使城市管理院落卫生各项工作做到“三个一”,即“院长每日一查、社区每月一评、街道半年一排名”,确保城市治理院落卫生“院长制”得到长效推进。(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