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品牌 > 行业动态西安市将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首批

行业动态西安市将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首批

发布时间:2021-10-6 14:01:25   点击数:
初期白癜风治疗费用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7/5878424.html
西安市将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首批改造项目11个“冬天没有暖气,夏天安个空调还带不动,从今年开始,西安将重点进行‘三无’老旧小区的改造,以解决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的‘灯下黑’问题。”近日,年全市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市建委负责人在发言时表示,今年要将“三无”老旧小区的改造列入重中之重,实实在在为群众分忧解难,不断提升生活品质。   据悉,今年西安市将至少改造老旧住宅小区万平方米以上,第一批前期计划安排项目基本确定,共11个小区,其中城六区5个,相关企事业单位6个,建筑面积39.3万平方米,单体建筑90栋,涉及居民户。市建委要求各责任单位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履行职责,认真了解老旧小区实情,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小区生活环境,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据悉,从年试点开始到去年年底,西安市共完成2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近万平方米,受益群众约5万人,主要开展了拆除违章建筑、更新自行车棚、划设停车位和增设健身器材、更新环卫设施、加装安防设施、完善门禁系统、补栽绿化、改造小区大门围墙等工作。   方案解读   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影响群众生活的重点解决   老旧小区改造主要解决七大类问题:小区管网破损、线缆老化等影响居民生活的突出问题着重考虑,重点解决;整治拆除小区院落内的乱搭乱建,以及占用消防通道和危及公共安全的违法建筑,恢复原规划设计的空间尺度;对小区绿化标准不高、修剪维护不到位、车辆乱停乱放碾轧绿地等实际问题,结合小区现状,统一规划,提升绿化品质,建设绿色家园;解决群众用水、用电、用气等突出矛盾,统筹推进户表改造;对未缴纳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的小区,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居民补缴,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改造成果;对建筑屋顶漏水、堆放杂物、乱搭乱建等问题,及时清理整治,具备条件的可在历史风貌区推进屋顶“平改坡”;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等建筑,结合实际,认真排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消除安全隐患。   多长时间完成改造?   争取3年内完成“三无”老旧小区改造   西安市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老旧住宅小区约有万平方米,其中有部分为无产权单位、无有效管理、无业委会的“三无”老旧小区。在今年的改造中,要以“三无”老旧小区的改造为重点,争取用2~3年时间完成改造。   中省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对管理的住宅小区进行提升改造,推进小区管理规范,环境宜居。市级政府部门或市属企事业单位,要率先开展自有或下属单位管理的老旧住宅小区、直管公房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作。下属单位多、小区多的上级管理单位,应统筹推进综合提升改造工作。   对于“三无”小区和区级部门负责管理的老旧小区,由所在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统筹推进综合提升改造工作,履行主体责任。   实施过程怎样操作?   尊重居民意愿实现共治共管   “老旧小区改造是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办事,因此要在项目选定、方案编制、工程实施、竣工验收过程中让群众拥有发言权。”市建委主任苗宝明说,提升改造全程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确保居民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在实施前必须组织入户调查,充分征求居民意愿,入户率不得少于90%,支持率必须达到总户数的2/3以上。在方案编制过程中,责任单位要组织设计、监理单位,认真听取小区居民意见,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方案初稿应充分听取居民代表意见,方案审查时邀请不少于3名居民代表参加。   施工阶段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尽量方便群众,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群众生活干扰;竣工验收时,必须邀请居民代表参与检查和验收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项目完工后,相关部门应做好回访工作,认真听取居民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也可委托专业调查机构,调查对此项工作的意见建议。(来源:西安晚报)西安城市治理再出新方案建设改造32个城市公园在城市治理中,有不少市民提出,除了对公园的卫生秩序进行治理外,还应重点   公园老旧影响锻炼心情   据走访中发现,西安市的劳动公园、莲湖公园等此类“年龄”较大的老旧公园,不论是公园配套设施,还是园林环境都有点“落伍”,而此类老公园吸引的也大多是年龄较大的市民,无法得到年轻人的青睐。   围绕“品质西安”从四方面进行城市绿化   此次公布的《“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重点从四方面着手,围绕“品质西安”建设,高标准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着力提升城市的宜居性、美誉度和竞争力,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   优化景观效果。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采用园林造景手法,打造出多姿多彩、风格新颖、延续历史文脉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增加生态容量。加快公园和绿地小广场建设,推广立体绿化,加强道路绿化,推进林带和绿道建设,完善城市生态体系;完善便民设施。在绿地、广场中增加座椅、路灯、果皮箱、卫生间等便民服务设施,提高绿地、广场综合服务功能,满足市民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加强日常养护。稳定、优化一线绿化养护工队伍,根治养护不精细问题。   计划用三年时间新增绿地一千多万平方米   据了解,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个项目,总投资约71.15亿元。完成后全市将新增绿地面积.14万平方米,提升改造绿地面积.76万平方米。   按照“市补区建、以区为主”的方式,充分调动区县政府工作积极性。延续林带绿道、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拆墙透绿现有的市级补助政策,改变原有街头绿地小广场建设市级补助方式,在现行的75元/平方米建设补助的基础上,另外增加奖励资金元/平方米。   市政府将适时组织对本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落实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懈怠、延误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效问责。记者梁璠   提升二环路以内中心区域景观效果   通过规划建绿、见缝植绿、丰富植物种类、增加园林小品、注入文化元素、布置立体造型、更新老旧设施等措施,对该区域内的主干道、十字路口、街头绿地和临街广场进行综合改造,增加绿化覆盖面积,丰富色彩层次,提升景观效果。计划提升改造10个项目,总投资万元。   提升地铁一号和二号线沿线景观效果   地铁一号线东西向轴线(东起绕城高速香王立交,经东西五路、莲湖路、大庆路,西至西三环三桥立交,全长约24公里)。地铁二号线南北向轴线(南起绕城高速长安路出入口,经长安路、未央路,北至绕城高速未央出入口,全长约20公里)。主要在两条地铁沿线的道路绿化带、林带及绿地广场内,融入历史文化,丰富园林造景形式,提高城市绿地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城市景观新亮点。计划提升改造5个项目,总投资万元。   各区县、开发区突出一区一特色、一街一亮点   按照打造城市美丽街区的要求,突出一区一特色、一街一亮点,对各自辖区部分道路绿化进行综合提升,主要包括绿化增量、重要节点改造、布设园艺造型等。计划提升改造30个项目,总投资万元。   提升城市三条环线绿化景观效果   即城市一环线、二环线、三环线。对三条环线道路绿化带、林带、广场等景观进行综合提升。一环线:重点是增加道路节点景观,丰富绿化形式,提升绿化景观效果。二环线:重点是修复原有绿地景观,对太白路立交、雁塔路立交、东二环及二环沿线重要节点进行景观提升。三环线:重点是填补绿化盲区和提升现有绿地品质,对北三环西段约3万平方米中间分车带景观进行提升改造,包括改良土壤、更换灌木、设置挡土墙、完善护栏和浇灌系统等。同时,对北三环沿线四处高架桥护坡进行绿化,大量栽植藤本植物和乔木。计划提升改造18个项目,总投资万元。   提升8个城市出入口绿化景观效果   在现有的20个城市出入口中,挑选8个出入口进行绿化景观提升,注入文化元素,充分展示古城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出入口绿化景观效果。计划投资万元,按照绿地权属,市、区共同实施。   全面提升老旧公园景观效果   实施32个项目。其中新建、续建19个公园,改造13个公园,计划总投资47.52亿元。坚持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以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先导,以改善公园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以弘扬丝路文化、古都文化为主格调,全面提升老旧公园的景观效果,提高新建、续建公园建设标准,突出各自的特色效应,因地制宜丰富公园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指数。   新建、提升街头绿地小广场个   新建街头绿地小广场65个,提升街头绿地小广场35个,计划总投资万元。在城区道路夹角地、街头巷尾等区域见缝插绿、破硬添绿,增加街头绿地小广场,并对已建成的部分街头绿地小广场进行提升,提高其公益性服务功能和景观效果。   新建、提升城市广场11个   实施11个项目。其中新建城市广场6个,提升城市广场5个,计划总投资1.55亿元。坚持规划建绿,见缝植绿,增加、提升城市绿地广场,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在道路、水系两侧建设生态林带   计划总投资10.67亿元,在道路、水系两侧、城区外围、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单位周边建设生态林带,并赋予景观林带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活动功能。   推进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建设   在宾馆、学校等沿街单位,大力推进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拆墙透绿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充分发挥立体绿化在建筑节能、截留雨水、增加碳汇、美化环境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的作用。计划投资.5万元,新增屋顶绿化面积8.8万平方米、垂直绿化5万延米、拆墙透绿0.3万延米。   新建道路绿化条   实施市本级新建道路绿化57条,各区、开发区新建道路绿化94条,计划总投资6.19亿元。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将部分道路绿化带打造成具有休闲活动功能的景观生态廊道。   创建生态园林式单位(居住区)   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发动社会单位参与,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开展生态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活动,通过评比验收,对合格的项目进行表彰奖励(以奖代补)。创建生态园林式单位(居住区)个,计划投资万元。(来源:腾讯网)渭南经开区年首批重点城建项目集中开工近日,渭南经开区举行年第一批重点城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面拉开新一年项目建设序幕。这标志着,总投资1.32亿元的首批6个重点城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这些城建项目分别是:投资万元的工业大道中段市政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西起渭清路,东至居易大道,全长2.4km,红线宽为58米,设计时速60km/h;投资万元的绿园路市政道路工程,位于西部工业区,南起侯槐路,北至建业路,全长米,红线宽为30米,设计时速40km/h;投资万元的热电联产项目进厂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道路工程1.1km,以及污水管网工程、照明工程、通讯工程等;投资万元的东区雨水提升泵站及管网工程,建设雨水提升泵站1座,调蓄池1座,泵站规模m3/h;投资为万元的经开区再生水利用工程,一期建设供水能力为2×m3/d,配水管网敷设31.8km,项目占地面积11.6亩,是全区城市污水资源化的供水项目,项目建设后可解决经开区城市景观、绿化、环卫等市政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的需求,实现城市新型生态循环;投资万元的经开区槐李至苍渡公路改建工程,工程途径辛市镇、龙背镇12个行政村,全长21.6公里,本次实施道路全长12km,主要建设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工程。   据渭南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目标,矢志不渝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和民生工程建设,现已形成“五横六纵”的15平方公里路网框架,绿化、亮化、管网同步配套到位,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年,该区计划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5个,其中城市市政道路项目6个,绿化景观照明工程12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6个,棚改项目1个,总投资约12.28亿元。同时,年内启动白居易文化产业园、三桥入口景观改造工程、南环路和北大堤绿化景观带建设项目。目前,随着热电联产、青岛啤酒、申华汽车、日丰管业、玖玖爱六粮面、中垦乳业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开花,“经济强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的渭南新区名片日益闪亮,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据悉,为确保重点城建项目顺利、高效实施,该区推行“周汇报、月通报、季度点评、半年观摩”的重点项目督查考核制度,以督查促进度,向督查要效益。同时,做好施工力量调配和各类要素保障工作,严打各类干扰阻挠施工的不法行为,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争分夺秒抢进度,一丝不苟抓质量,形成拓宽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开展之中。(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pp/1392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