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是一种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载有信息的卡片,投寄时必须贴有邮票,是人们日常习惯使用的一种通信方式,有着广泛的社会消费基础,形象亲切。自贡邮政限量发行“自贡文化”系列明信片,“大佛传说”“富顺文庙”“那时那景”等11套明信片,展示了自贡的盐、龙、灯文化,以及自贡大小三绝、特色饮食、旅游景点。
做工精美,想象特别的“木质明信片”也受广大明信片收藏人事喜爱。
限量版明信片-木质明信片
此款木质明信片集观赏、收藏、纪念于一体,以优质椴木板为基质,采用版画工艺制作方法,经过激光镭射处理技术精心雕成。明信片一套三枚,分别为千年盐都、南国灯城、恐龙之乡三组图案,独具自贡文化特色。
限量版明信片-大佛传说
荣县大佛位于四川省荣县县城东郊,为唐代所刻,佛像坐南面北,是一尊释迦牟尼摩崖石刻造像,佛身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是世界第一大释迦牟尼佛(现世佛),第二大石刻大佛,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未来佛)。荣县大佛与乐山大佛相距不足百里,各有特点,映衬成趣,自古以来就有“嘉州大佛雄,荣州大佛美!”之誉。
荣县大佛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自贡世界地质公园[1]的一部分,与荣县金花桫椤谷公园和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公园共同组成了自贡世界地质公园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
大佛气势雄伟,造型优美,衣纹流畅,神韵飘然。清代时大佛肉身贴金,衣纹施彩,金光灿烂。大佛所在庙宇,唐代名开化寺,清代以来称大佛禅寺。因寺内佛像巍峨,历史上庙宇规模很大,可惜毁于明末兵火,清代嘉庆年间重建,经过近二百年的扩建维修,寺庙已具相当规模,其布局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雁,山下远望禅林,古刹错落有致,大佛巍巍,尤为壮观。
限量版明信片-富顺文庙
富顺文庙位于四川省富顺县城中心,是中国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宋代建筑。在四川省所有文庙中,富顺文庙以其建筑规模、保存完好以及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而独树一帜。
富顺文庙有“五绝”。一是棂星门由3组石坊组成,中间一组石柱高达22.65米,为各地文庙所罕见。二是大成殿面积平方米,共用大圆柱50根,殿高30米,整个梁枋、檐板都是精雕的龙凤麟狮、虫鱼花鸟。三是孔子石刻像奇。此像不着冕旒,线条简洁明朗,衣着飘逸自然、形象逼真,是稀世珍品。四是龙的世界。文庙内有大大小小各具形态的雕龙多条,有浮腾在20余米高空的巨龙,有蜿蜒于泮池“状元桥”上的九龙,大成殿屋脊上有飞龙。五是崇圣祠上裸体男陶人之“谜”。在年翻修富顺文庙崇圣祠屋面时,发现正脊梁三重琉璃亭塔式宝鼎中有一尊古铜色裸体男陶像,其身高25厘米,肩宽10厘米,右手向上举过头顶,左手自然垂下,五官清晰,下身男性特征明显,制作细腻,造型生动,给在封建意识浓厚的北宋时代兴建的富顺文庙披上了神秘色彩。这个被列为“巴蜀之谜”的发现,引起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的极大 自贡灯会向着经贸型、集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现在,观赏过自贡灯会的国内外观众人数已逾五千多万人次,灯会内外展经贸成交总额已达一百多亿元。灯会本身积累的收益用来创建了全国唯一的“中国彩灯博物馆”。在自贡,制灯、展灯、举办灯会经贸交易会己成为一项新的产业和城市经济增长点。灯贸会成为一个融文化、科技、旅游为一体的大节庆,一个团结合作、开放发展、对外宣传的大窗口,一个客商云集、招商引资的大市场。有力地促进了自贡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限量版明信片-仙市古镇
仙市古镇,屹立于“千年盐都”自贡市东南11公里处的釜溪河畔,与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相映成趣。仙市古镇历史悠久,古建筑,古文化遗迹保存完整,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年岁末,仙市古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已顺利通过国务院专家组评审。
以川南穿斗式民居商贸建筑为主,建筑保留着原有风貌,寺庙祠堂众多。酌配宫、庙、堂、祠于其间,融“山、水、人、业、思(信仰)”于一镇,尤其是保存完好的“四街、五栅、五庙、一祠、三码头”成为我国古镇建筑风格和设计思想完美统一的代表作,被誉为“川南场镇风情的标本”、解读川南场镇风情民俗的“活标本”。
仙市古镇有:四街、五栈、五庙、一祠、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
四街:正街、半边街、新街子、新河街(四条街至今保持原样)。
五庙:南华宫、天上宫、川主庙、湖广庙、江西庙
一祠:新河街的陈家祠堂(完好无损)
三码头:运盐码头(仙市盐船码头,早已是痕迹难寻。火车代替了盐船,运盐的方式完全改变了。)
一鲤(里)三牌坊:一里之内有三个不同建筑特色的牌坊(一木两石)
九碑、十土地:纱帽石、教化岩、大馀洞、小馀洞、月亮井、丁家沱、印把山、印盒山、营门口、罗家洞、皇帝坟、万年坟、黄桷岩等(资料不齐全,也无法证实,这里的古迹文革期间被毁于一旦)
限量版明信片-小三绝龚扇
龚扇又称自贡龚扇,是汉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蜀中名扇之一。四川自贡竹编扇,晶莹光亮,宛如纨绢,驰名中外。由民间艺术家龚玉璋创制至今已逾百多年历史,是自贡著名的小三绝之一,目前龚扇的制作已经传至龚氏家族第五代传人。
龚扇一向以薄似蝉翼著称,所以又曾被赞为“蝉翼扇”。扇面仅几钱重,龚扇采用四川特产的一年青慈竹,以无竹花心,无黑黄斑纹,竹质老嫩适中者为宜。竹丝细如发丝,薄似蝉翼,能透光显影。
龚扇是工艺竹编扇,呈桃形,直径约25厘米,扇面质薄如绢,柔似绸绫,光滑如镜。用象牙或牙骨做扇柄,饰以丝制“流苏”,玲珑剔透。正面对光看,扇面现白色,花鸟人物忽隐忽现;向左侧视,花纹闪青色,树叶现白色;向右侧视,花纹现白色,树叶闪青色,更为难得的是轻叩扇柄,有悦耳鼓声,令人玩味不已。这样的扇子至少能保存百年。
限量版明信片-小三绝剪纸
自贡剪纸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始于40年代初期,其作品纯朴古拙情趣生动,以动静、阴阳、块线、疏密结合的手法,和独幅、组画、单色、彩色等表现形式将各种民间艺术融于剪纸作品中,形成质朴丰润、清新明快、拙中带巧、平中有奇、图案味浓、雅俗共赏的独特艺术风格。剪纸起源于民间,且逐渐发展成为自贡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是以王纸为材料,用刻刀、蜡板刻制而成,所以剪纸又叫刻纸或剪画。由于选用材料和工具的特殊性,形成了剪纸朴实、优美、丰润、明快、图案装饰性强的艺术风格。自贡剪纸当以郭沫若手书“中国自贡剪纸”时为最兴盛时期。近年来,剪纸从美化玻板、窗棂,发展到厅堂居室大型装饰、立体观赏,用途逐步扩大。
自贡剪纸纯朴古拙,情趣生动,不仅在四川很受称道,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郭沫若同志曾经亲自为自贡剪纸题字“中国自贡剪纸”,足见它是享有一定声誉的。
剪纸又叫刻纸或者剪画,是一种优秀的传统艺记术,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就载有周成王“剪桐封弟”的故事,到东汉蔡伦纸出现以后,剪纸艺术进一步得到普及和发展自贡民间剪纸也很流行,主要有鞋花、窗花、枕头花、围腰花等,内容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等为主,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限量版明信片-小三绝扎染
扎染同样起源于民间,也流传于民间。在吸取民间打结方法的基础上,还对所染的布料进行精心制做。先在白布上描花,然后按照墨痕,把布对折起来,再一针针绞缝捆紧,即所谓打点、断线、块面三个步骤。这样制做出来的图案,吸收了石刻的粗犷、汉砖的残缺、钟鼎文的苍劲、剪纸的稚拙,丰富了表现力。
自贡扎染始于张氏,至今已逾一个世纪。由民间艺术家张宇仲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而成。其特点是金手工制作,在棉布、真丝、甚至皮革等原料上以针代笔,飞针走线,捆扎染制而成。由于制作人员手工扎线松紧不同,颜色渗透程度不同,相同图案也会出现不同的色彩,使之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效果,深受盐都人民喜爱。
近年来,自贡扎染不断改进工艺,创新品种,“一浴多彩扎染”、“皮革扎染”、“夹染”等工艺的应用,使自贡扎染的质量跃上了新台阶。自贡扎染现远销欧美、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地,产品信任度高,深受用户信赖和好评。
自贡扎染古称“蜀颉”的扎染艺术,是天府之国的工艺奇葩,自贡更为主要的产地。自贡扎染工艺性强,以针代笔,色彩斑斓,款式多样,扎痕耐久。近年研制的棉、麻、丝绸、绒等质地的多色套染,永隽雅秀、韵味天成,图案设计富于情趣,特色浓郁。
限量版明信片-盐帮菜系列
食盐为百味之祖,四川自贡为井盐之都,盐帮为美食之族。自贡盐帮菜分为盐商菜、盐工菜、会馆菜三大支系,在四川汉族饮食文化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品位。
吃在四川,味在自贡。植根于蜀文化,结胎于川菜系列,伴随着盐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形成的自贡盐帮菜,成为有别于渝川两地渝菜、川菜杰出代表。自贡盐帮菜,既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又是中国盐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千载盐都风情民俗的重要体现,更是当代川菜系列中的重要品牌。
自贡盐帮菜分为盐商菜、盐工菜、会馆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为三大类别。盐帮菜以味厚、味重、味丰为其鲜明的特色。最为注重和讲究调味。除具备川菜“百菜百味、烹调技法多样”的传统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浓、辣鲜刺激”的特点。盐帮菜善用椒姜,料广量重,选材精道,煎、煸、烧、炒,自成一格;煮、炖、炸、熘,各有章法。尤擅水煮与活渡,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菜系的鲜明风味和品位。昔时盐帮菜,于川菜系独树一帜,在小河帮堪称翘楚。倍受显贵称奇、贤达称道;食者倾心、闻者倾慕。由盐都而成都,由蓉城而京城,历久弥新,口碑相传,业已成为在餐饮界颇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著名品牌。
限量版明信片-魅力自贡
自贡,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南部中心城市,享“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美食之府”之美誉。管理自流井、贡井、大安、沿滩四区和荣县、富顺两县,为四川省辖地级市,自贡于年筹建汇东新区(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四川省现有的四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自贡,中华民国最早建制的二十三个市之一,历史上自贡因产井盐而富商云集,中国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也是抗日战争中捐款额度全国最高的城市。自贡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川内最早的省辖市之一和工业重镇。中华民国时期,自贡为四川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市公司视角下的城市排名”中,自贡位列市级行政区中成长竞争力前十强的第一位。
自贡,中国优质商品粮和商品猪生产基地;拥有一批中国知名企业和晨光研究院、炭黑工业研究院、井矿盐研究院等全国性的研究院所。自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文学之城”百强市、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
秦代,富顺和荣县地区分属巴郡、蜀。
汉代置犍为郡,富顺地区属犍为郡江阳县,荣县则属犍为郡南安县。
东汉章帝时,自贡地区即生产井盐,著名的盐井有富世井、大公井。
北周武帝时,因盐置县设镇。以富世井为名置富世县,
唐代改名为富义县,唐代升公井镇为公井县,隶荣州,宋代废公井县入荣德县,
明代易名富顺县;以大公井为名设公井镇,降荣州为县。
明代嘉靖年间,富顺盐业生产中心西移,新开自流等井。富顺县自流井盐区与荣县贡井盐区相距5公里,产、运、销联系十分密切,“前明以来本属一厂,名曰富义”。富义厂是构成今日自贡城市框架的雏形。
清咸丰时期,太平军建都南京,淮盐不能上运,清廷饬令川盐济楚。富义厂盐业生产步入鼎盛时期,年产量占全川的一半以上,年征税银占全川盐税收入的40%,自贡成为四川井盐业的中心,被誉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盐都”。
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沦陷,川盐再次济楚,但两县分治的弊端却阻碍自贡盐业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战时军需、民食及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决定设市。民国28年(年)8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划出富顺县第五区和荣县第二区的产盐区,取自流井和贡井第一字合称自贡市。9月1日,自贡市政府成立,隶属四川省政府。
年12月5日,自贡市解放,隶属川南行政公署。年,川南行署被撤销,隶属四川省人民政府。年4月,荣县全部、以及富顺县何市区6个公社划归自贡市管辖。年3月,富顺县全部划归自贡市管辖。
邮政垂询-
请戳下方进入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