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品牌 > 赵文润求学读史生涯,圆梦陕西师大下

赵文润求学读史生涯,圆梦陕西师大下

发布时间:2021-11-4 17:28:21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求学读史生涯,圆梦陕西师大(下)

三圆梦陕西师范大学

年4月的一天,我来到陕西师范大学西大门(今老西门)。抬头一望,上面陕西师范大学六个大字,被红卫兵刷掉“师范”二字,变成了“陕西大学”。走进人事处,主持分配报到人员的是赵志超同志。他问我想到哪个部门工作,我回答得很干脆:到历史系。他笑了笑说:“历史系已不存在了,与政教系合并成政史大队了。这样吧。你到政治部下属的哲学教研室吧!哲学教研室主任恰好是从政法学院调来的郭云鹏老师。”就这样,我教研中国古代史的梦想又一次受到挫折。还好,趁没有教学任务,给了一个读史书的时间。不久,两位政治部主任邝平(女)、刘修水传达上级指示,现在学校没招新生,要抓紧时间学习马列原理、联系实际,撰写心得体会。于是,我便抓紧时间,利用无课可教的四个多月的时间(4月至8月)学习《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法兰西内战》等马列主义原著,撰写出14篇文章,并在《陕西师大学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等报刊全部发表,用的是师枫、施政文等笔名。这14篇文章不属于史学学术文章,不过我想强调两点:其一,学习马列原著是对的,因为研究历史要取得成功,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其二,当时我联系批判全是历史人物,没有一个所谓当代“走资派”。这些学习使我一跨进陕西师大的大门不久,便开始懂得学好、教好中国古代史的精髓是学好、用好历史唯物主义,用我的话来概括就是四个字:内容真实,语言生动。

当年8月,迎来了好消息:工农兵学员要入学了。这时陕西师大是由工宣队领导,工宣队两次让我参与选拔工农兵学员:一次是参与城三区选拔,另一次是到蒲城选拔。我接到任务后,急忙复习高中课本,重读各科的主要内容。所以到我手中的候选人,虽然都经过大队、公社党委的政治审查,但我还要口试一番,然后再报工宣队领导审核、批准,我想这样才能保证质量。这时,我已趁放暑假期间,把5岁的紫晨接回师大,他很乖,很听话,我工作忙,就把他送到校幼儿园全托。果然这年8月,工农兵学员进校了,历史系恢复了。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牛致功先生让我给72级(也是文革后期第一届工农兵学员)讲授中国古代史。于是梦想搞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并取得成就,迈进了圆梦的第一阶段。牛致功先生是我的引路人,是我圆梦的第一个好朋友。

到了来陕师大第二年,即年三月,我爱人赵道兰完成了参加三线建设任务,回到了西安。四月,由陕西统计财金学校调入陕西师大,在历史系资料室工作。同年暑假她回安康,从她大嫂子阮祖凤手里把不满4岁的二儿子二庆接回西安,于是全家四口人共住在陕西师大一号学生楼一间房子里,当时学生少,人称“一号学生楼无学生”,情况确实如此。

从年8月到年8月三个年级的工农兵学员,除年因派我到周至农场劳动锻炼外,我都上过课,都讲授中国古代史。特点是:其一,走出校门,到农村、工厂里上课,强调与工农兵相结合。其二,理论联系实际。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中后期阶段,讲授中国古代史要强调阶级斗争,要突出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但我讲中国古代史,虽然不能公开违反这种观点,但我认为还是应该求是求实,根据真实的史料做出科学的结论。例如,我在灞桥农场一个牲口棚里开讲《苻坚的治秦与伐晋》,对史学界以往的观点和教科书都认为苻坚和其他少数民族南下进军都是侵略,而南方汉族王朝的北伐则都是统一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并用大量史料加以论证。而苻坚发动年肥水之战的失败则出自战略与战术的失误。文章发表后有13家报刊加以转载或摘要,引起史学界的较大反响。

对工农兵学员的质量,也要进行具体分析,有高有低,不能一概而论。例如留校历史系的艾冲同志,教学效果优秀,科研成果突击。任教后又取得硕士学位,先后晋升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但总的来看,还应以恢复全国统一招生为好,使当年毕业的高中生有一个统一的起跑线,便于日后的普通提高。

年秋季,开始恢复统一高考。我十分荣幸,学校派我和黄树蓁、马耀峰、畅广元等十几人去安康参加评阅高考试卷,我和黄老师给历史试卷打分。地址在安康师范学校院内。任务完成后便乘飞机回到西安。刚回学校,一是到家看望爱人赵道兰和两个宝贝儿子;二是回师大历史系办公室,等待着让我教哪门课。十分高兴,牛致功老师仍然让我讲中国古代史。于是,我立即备课。77级这一届,历史系总支书记兼副主任邓剑泉(女)、教研室主任牛致功非常重视中国古代史,安排我讲两个学期(第一、第三学期)。因此课时较长,第一学期从原始社会讲到西周末,牛老师让我打响第一炮,也就是要讲好新生第一堂课。我用半个月时间撰写讲稿,标准仍是内容真实,语言生动。因课时长,内容要比给工农兵学员讲得更详细,并适当征引原文(即古书记载)。要求是:其一、要讲演,不要背诵;其二、无一句口头语,决无“这个,那个”,“你知道吗,你知道吗”等等;其三,标题要板书,并重复一次。讲稿写完后,我看两遍,然后到师大东门外庄稼地里,把庄稼当成学生试讲。开学后便给历史系77级学生讲,学生们表现出听得很有兴趣。第二次下课后,我正在往教室走,便听有人喊“赵老师你听,校广播中正表扬你呢!”我一听,确是表扬我课讲得好,从内容看是学生听完第一、二节课后写的。学生们这一赞扬,对我鼓励很大,事后更加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顺应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抓紧时间撰写史学论文,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史学学术讨论会。我多年站在课堂上讲授中国古代史,还曾带领学生三上周原,探讨早周历史,结识了石兴邦、徐锡台、陈全方、尹盛平等多位考古界著名专家。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想到:教学,我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中国古代史那段都要讲好;但科研,我必须选择哪一段、哪个人物深入钻研,才能多出有一定创见的科研成果。于是,我的圆梦进入第二阶段。

从年到年的8年中,我发表了20余篇主要论述汉唐人物的史学论文。有一个显著特点:不止是评述一个人物的生平,而是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学术见解;或者通过史料的考辨,阅发一个被史学界忽视的人物某些方面。例如,其中几篇备受学术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pp/1404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