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年的最后一天了,不知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
陈大夫最近还是挺高兴的,大学声创办了一年多了,但一直是小打小闹,到了年底终于被不少主流媒体转载了几篇文章,而且反响还不错。
终于实现了能够帮大学生们把自己的声音喊得更响,让更多人能够听见的小目标,我们感到很欣慰。
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陈大夫就跟大家聊聊,围绕在同学们身边,这一年发生的事吧!
一月:新年感言
年的元旦,大学声发表了一篇《不算正式的新年感言》
看起来,把自己的新年目标写出来公之于众,还是非常好的证明自己到底有多么不上进的方法。
在大学声年的新年感言里,我发现了自己一年前写下的这段话:
“年初的心愿单子,一年比一年短。到了年的1月,我的新年心愿就只剩下了两条内容:减0斤的体重,以及找到一个女朋友。
……当然,两条都没有实现啊!
年,我的愿望就是:把大学声做的越来越好!(以及减肥0斤和找到女朋友……)”
然而到了年的结尾,依旧只算是部分完成了“把大学声做的更好”的愿望,而至于在陈大夫的新年梦想里呆了N年的“减肥0斤”和“找到女朋友”两项,则依然完全没有实现,被原样复制粘贴进了年的年度愿望里....
而陈大夫的好基友,美帝学成归国的林博士也给同学们解答了好几个同学们平时本来就很想知道,但却不好意思问的羞羞的话题:
《大学生打飞机应该多长时间一次?》
《大胸妹子应该怎样造就和保养优美的胸型》
《A罩杯妹子应该怎样健康丰胸》
不少同学在下面留言,表示看了这些关于男女生生理问题的专业解释以后受益很大,以后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得护理自己的身体,更加科学得啪啪啪了。
二月:民科狂欢
过年期间,陈大夫跟一帮小伙伴去了一趟日本,给大家带回来了不少礼物。为了把这些礼物发给大家,同时为了让大家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我们连续组织了两次征集自拍的活动:
《我的美照惊艳全国大学校园》
《回家后的我美如翠花》
同学们的美照不少都真的....挺辣眼睛的....
年月11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LIGO的两台探测器捕捉到了30多亿光年外的两个黑洞在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
作为近年来最重要的物理学成就之一,LIGO的这一发现不仅再次证实了广义相对论,还开辟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新时代。
但在国内,这个科学大事件却引起了一场民科的狂欢。
一篇《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的微博帖子被疯狂转发,阅读量超过千万,包括孔二狗,姚晨等微博大V,甚至法制晚报,人民日报的官微都给其点赞。
一位号称“诺贝尔哥”的辽宁下岗工人兼民间科学爱好者郭英森,成了当时网络舆论的中心话题。
针对这个问题,大学声发表了评论文章:《面对泛滥的民科,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办?》,旗帜鲜明地表态: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民科”“官科”。所谓的“民科现象“实际上就是伪科学。
我们大学生只需要不支持,不转发,不传播,不评论,静静地看着他装逼,像“诺贝尔哥”这样的民科总有被打回原形的一天。“
事态的后续发展证明了我当时的判断,这个话题的热乎劲过去之后,这个”诺贝尔哥“也很快从大众视线内消失,并没闹出多大的幺蛾子。
同时,对于民科在互联网上泛滥的现象,陈大夫还认为:
民科的泛滥,和中国科学界长期以来对于科普工作漠不关心,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现在民科泛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真正的科学家根本没有意愿去占领社会的舆论阵地,从而给民科提供了相当的舞台。
这些拿着国家的高薪,靠着科学吃饭,在社会上有相当舆论声望的专家教授们都不去维护科学的价值和尊严,反而要我们这些除了一腔热血之外一无所有的大学生们,站在第一线去批判民科,这种状态不正常”
物理大牛KipThorn在电影《星际穿越》片场给演员讲解公式
一个“诺贝尔哥,只不过是个跳梁小丑,但整个科学界对于科普的漠视,对于整个社会舆论风气却有相当重要的负面意义。
三月:妇女节or女生节
近几年以来,每年的三月七日,在全国的大学校园里都是”女生节“,学校和学生自主都会发起不少给女生送温暖的活动。
但年的女生节,却伴随着一场关于”过三七女生节“还是过”三八妇女节“的大讨论。
大学声发表了《女生节,妇女节,一日之差有那么重要吗?》,试图对双方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调和。
”对于支持过女生节的“三七党”女生来说,我们即将迈入的这个世界并不会天天都是女生节。
作为一名女性,对这段历史存有某种敬意是应当的。对于承载了这段历史的三八妇女节,你可以没有兴趣过这个节日,但不要像《奇葩说》上那位范湉湉阿姨一样,故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来贬低它的价值。
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