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品牌 > 2023阅读达人来稿选登10孙凯华阅读有

2023阅读达人来稿选登10孙凯华阅读有

发布时间:2024/10/14 15:42:27   点击数:
刘军连挂号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7688667255876648&wfr=spider&for=pc

尽管信件、娃娃书、报纸,乃至纸质书籍,都慢慢尘封在回忆里。然而,有些东西却是不会改变的,例如阅读。阅读,让我们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我们清苦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

经历过纸媒的黄金年代,孙凯华对纸质读物无比珍重,记忆中油墨香中构成对书籍的美好印象。如今,赶上时代的浪潮,电子化阅读依然令人无比开心。他还坚持写作、投稿发表,将自己的一字一句的感悟汇成文章。

阅读分享人:孙凯华

阅读故事:《阅读有“数”,何须汗牛充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纸媒的黄金时期。记得那时整个村子只有1-3年级的小学校里有份《陕西日报》,遇到有人从大队捎回报纸时,闻着那淡雅的油墨味很是清香。课外读物除“娃娃书”(小人书)外压根没有,更无论经史子集、中外名著了。

记得当时爱阅读的我,碰到新旧报纸都从一版一字不落读到四版方才罢休。但当时农村普通家庭根本无报可读,要糊房子顶棚或炕围子了,才从集上秤或从学校要些报纸,即便是这些如今称作废品的报纸,我也是如饥似渴地逐张阅读,全然不顾过时报纸如隔夜饭菜的说法。

当兵后,我真正读到了报纸杂志,特别是后来代理宣传干事、图书管理员后,有了自己的办公室,我才把读书看报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常在处理完白天的日常文字工作,利用熄灯后的时间把当天的全部纸媒翻一遍,有的还要剪下来粘贴到自己的摘录本上。遇到刊有自己文章的报纸时,更是仔细地剪下保存到发表文章剪贴本中留作纪念,想着复员后找工作应该有用。

年回地方后,正值非典肆虐,无事可做的我常把岳父农机站上的《西安晚报》等几份报纸拿回细读,只记得那时的报业好强势,深圳的《南方周末》屡创经营神话、陕西的《华商报》更与羊肉泡齐名,一度每天达几十版,沉甸甸的分量至今难忘,周日的前程无忧让无数人得到了满意的offer。

岁月更迭,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电子读物以其轻便易携、方便批注等成了全民特别是年轻人追逐的新时尚,而西安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更以其书籍丰富、经典颇多深深吸引了众多读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pp/1632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