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品牌 > 10个月邀请李老头吃饺子的心愿达成

10个月邀请李老头吃饺子的心愿达成

发布时间:2024/12/1 12:23:27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b_zx/r4alm4i/
“可算见到您了,快尝尝我们为您准备的饺子吧。”12月16日上午,医院门诊办主任张娟娟和几位医护人员,终于实现了心愿——请“李老头”吃饺子。医护人员和李启明老人(中)合影“李老头”是这样找到的“冬至马上到了,我们想拜托媒体找到老人请他吃碗热腾腾的饺子。”近日,医院门诊办主任张娟娟告诉记者,今年2月27日,一位老人冒雨给该院送来一封信,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和医护人员服务态度,落款署名“李老头”。因处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很难抽身寻找老人。但他们心里一直挂念着老人。冬至快到了,他们想请老人吃饺子,当面表示感谢。12月9日,《西安晚报》刊发了《“李老头”,您在哪儿?……请您吃饺子》的报道。“建议你们试一试从印章上找老人名字。”12月11日,一位读者致电市一院门诊办。原来,老人来信的信封上有一私印。张娟娟恍然大悟,连忙找到两位书法家帮忙,经书法家辨认,印章上的名字是“李启明”。12月12日,医院信息科查到了“李启明”的联系方式,为不影响老人周末生活,12月14日上午10时,张娟娟拨通了“李启明”家座机。“确认‘李启明’就是‘李老头’,感觉心里有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张娟娟激动地说。李启明老人在电话中告诉张娟娟,他已经看到晚报报道,医院寄来了一封信婉拒邀请。张娟娟再三恳请,医院。“李老头”是这样说的12月16日上午,记者赶到了市一院门诊办,室内一面墙上,李启明老人写的第一封信被装裱后镶在相框内挂于墙的正中央,医院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的照片。老人写的第二封信挂在旁边。不久,老人走进门诊办,他递给了张娟娟一本刊载有《钟南山:苍生在上》这篇文章的《收获》杂志。“我也买了一本,你看。”张娟娟拿出书和李启明相对而笑。   “先吃饺子,咱再聊。”招呼老人坐下后,张医院餐厅下饺子。   “12月9日早看到《西安晚报》的报道,让我与家人十分感动。如今西安这座城时时、处处、事事都在播撒着正能量的种子,人人传递着关爱与温暖……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自1月24日起,陕西陆续派出20批共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疫……我发自内心将所见所闻所思写了几句话,对市一院医护人员在非常时期忘我努力工作的实况,表达个人敬佩感激之情,也是尽己所能弘扬正能量,为医护人员加油鼓劲,这是我的分内之事,是力所能及之事……”老人说,他患有脑梗、颈椎病,每月都会来市一院神经内科开药。2月26日9时许,医院。“从进门到挂号,到诊室看病、缴费、取药,医护人员态度特别好。他们认真工作,热情对待患者,我都看在眼里。”老人看到市一院医护人员坚守在一线,工作细致、态度温和,就想写信鼓励他们。“李老头”和医护人员是这样吃饺子的老人今年79岁,年,他从大华饭店的会计岗位退休,如今和老伴居住在中贸广场,一双儿女也在西安。年至年,老人曾在竹笆市、南院门一带工作过,对市一院有很深的感情,现在也常在附近转转、坐坐,回忆往事、感念故人。谈话尚未尽兴,张娟娟和医护人员端来了热腾腾的饺子,招呼老人趁热吃。“大家一起吃,感谢你们这么盛情招待我。这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饺子。”老人尝了一个饺子后,热情地招呼医护人员一起吃。张娟娟和几位医护人员围坐在老人身边,边聊天边吃。“你吃,你吃……”互相礼让着,饺子未吃下几个,众人眼里噙泪。这场期盼了10个月的相会终于实现了,邀请老人吃饺子的心愿达成了,但这份情谊将会继续下去。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李东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pp/164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