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5月28日星期一,本期“陕西话读陕西名著”,主播董飞为您朗读柳青作品《创业史》。文字版四十岁的梁三竟像小孩一样,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他热情地给外乡女人找出一些前妻遗留下的旧衣服,要她换上。他还要她马上给可怜的孤儿,改修一条棉裤呢!看娃那麻秆儿一样瘦的光腿,在那件不合身的破棉袄下边,冷得颤抖呀!梁三甚至当着邻居男女们的面,对外乡女人夸起海口来了:说他是有力气的人,他将要尽他的力气跑终南山扛椽、背板、担炭、砍柴;说他将要重新买牛、租地、立庄稼;说他将要把孤儿当做自已的亲生儿子一模一样抚养成人,创立家业哩……“我不会撒谎!宝娃他妈,你信我的话吧?”“我,信……”外乡女人用眼睛打量了一眼新夫强壮的体魄和热忱的面孔,在生人面前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大约是由于饥饿和痛苦的摧残吧,那忧郁的、蜡黄的瘦长脸上,暂时还不能反映出快活来。“唔,”梁三略微有点失望,说,“你,日久见人心……”梁三捉摸女人这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不好和她多说什么。他转向宝娃表示他对新人的热情。这孩子乍到这陌生的草棚屋里,一直拘束地端端正正坐在炕边,怯生生地望望这边,又望望那边,一时还弄不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哩,眼睛竭力躲开站在脚地来看喜事的小孩们。“宝娃,”梁三热心地走到炕边说,“等你妈给你改好裤子,你就能出去和他们一块耍,噢!”他指着脚地站着的小孩们。“我不去。”宝娃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指,低低说。“为啥?这稻地水渠里有白鹤、青鹤、鹭鸳和黄鸭,还有雁哩。你们渭北老家那里有吗?”梁三笑嘻嘻地说着,竭力把这个地方说得好些,使母子俩把心安下来。“我不去。”宝娃固执地说,“我骇怕……”“怕啥?水鸟不伤人的,傻瓜!”“我怕狗……”“啊啊,”粱三忍不住笑了,“衣裳新了,狗还咬你吗?”梁三的一个树根一般粗糙的大巴掌,亲昵地抚摸着宝娃细长的脖子上的小脑袋。他亲爹似的喜欢宝娃。这娃子因面黄肌瘦,眉毛显得更黑,眼睛显得更大,那双眼里闪烁着儿童机灵的光芒。俗话说:“三岁就可以看出成年是啥样!”梁三挺满意他。在最初的几天,总有男人们和女人们,跑到梁三的草棚屋来看望。他哥——卖豆腐的梁大、邻居老任家的人们,是不要说的了,就是上河沿的老孙家、老郭家,皂龙渠老冯家、老李家,最后连官渠岸南边旱地边沿那些自耕户和半佃户,也来看过了。这个进去,那个出来,末了都聚集在街门外边的土场上说笑。男人们带着抑制不住的兴趣,要和梁三开几句玩笑。这当然显得很不尊重,但是梁三新刮过的脸上,仍然露出一种自负的笑容,那神气等于明明白白向庄稼人宣布:“唔,当成我梁三这一辈子就算完了吗?我还要创家立业哩!”几天以后,无论在下堡村还是在蛤蟆滩,人们白天再也见不着梁三了。而在蛤蟆滩随便哪个草棚院外边向太阳的墙脚下,在下堡村的大十字、郭家河、王家桥头几处人稠的街口上,庄稼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梁三的外乡女人。“啊,是个好屋里家哩!”有人赞赏地说,“手快嘴慢,听口气是个有主心骨的。娘家爹妈都是这回灾荒里饿翻的,哥嫂子都各顾逃生了。婆家这头,男人一死,贴近的人再没了,自己带着娃子,从渭北爬蜒到这南山根儿来。不容易哩!”“大约是和梁三有夫妻的缘分,老天爷才把她赶到这汤河边来的。光这一个小娃吗?”“说是还有一个闺女来,路上又饿又冻,得了病撂了。”“呀呀!可怜的人呀!心疼死了!有多大年纪呢?”“嘴说三十二,看起来四十开外……”“瞎拍嘴!瘦得皮包骨头,又在逃难的路上,风吹日晒,从相貌能多看十岁!等吃起来精神再看吧!”“听说穿着梁三的宽大裤子,是吗?”“可不是呢!裤子宽大是宽大,倒也罢了。光是烂棉袄换不过,实在叫人看了难为情。要不着梁三紧着往终南山里头钻呢!那母子俩,不是画片上的人哪!不能贴在墙上呀!他们要吃要穿呀……”全村都卷入了关于稻地里梁三“拾”婆娘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曾经被命运打倒了的梁三,总算站起来了。他也许会创立起家业来,那孩子过些年就成他的帮手了;要是外乡女人在他的草棚屋里生养下一个两个,那光景就更有了奔头。但是另一派人却不相信世上会有那么便宜的事。哼!不花一个小钱就把婆娘领到屋里去了。他们拿自己的脑袋打赌:说在换过年头的时候,不定那女人的娘家弟兄来寻她,不定她前夫的门中人来寻宝娃,也不定女人不遂心的时候,闹着要回渭北老家去……总之,梁三的草棚屋断然不会平静的。“咱们等着瞧吧!”这是两派人共同的话。(朗读文本《创业史》节选)作品简介《创业史》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作家柳青深入西安市长安县(区)农村皇甫村蛤蟆滩,与农民群众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所创作出来的,塑造了青年农民梁生宝、徐改霞、老一代农民梁三老汉等至今仍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农民形象。柳青(-)本名刘蕴华,陕西吴堡寺沟村人。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牺牲者》、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第一、二部),中篇小说《狠透铁》,散文特写集《皇甫村的三年》、《柳青小说散文集》等。主播介绍董飞,80后,西安市长安区皇甫村人,平时喜欢唱歌、读书。推荐理由看过央视网的一篇报道,习近平对柳青“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的文学道路,对其代表作《创业史》,都给予过充分肯定。柳青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我是长安区皇甫村人,柳青《创业史》又写的是发生在长安区皇甫村的事,主人公看上去质朴无华、不事经营,可那一往无前的劲头、怀揣着理想的朝气、一步一步踩出来的扎实,让人由不住被打动。活动介绍全民读书·经典律动·方言传秦——“西咸新区杯”“陕西话读陕西名著”大型全媒体活动将一直持续到9月下旬。在此期间,所有热爱陕西文学的读者皆可参与。活动拟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所有参与活动的朗诵达人均有机会受邀参与“全民读书经典律动方言传秦——陕西话读陕西名著”大型朗诵之夜活动。参与方式一、请选择您喜欢的陕西文学名著中的一段或几段(内容健康向上),用方言大声朗诵(根据文本内容可穿插秦腔、本土民谣、器乐等),声情并茂,尽可能传达出原文意味。二、邮箱来稿需包含:(一)简要文本说明:自我简介及联系方式;您对所朗诵作品的推荐语;您朗读内容的来源出处(作家+作品+章节);朗读内容文字版。(二)朗读音频文件。(音频开头模版:欢迎收听“年度巨献全民读书经典律动方言传秦陕西话读陕西名著”,今天由我为大家带来作家XX的作品《XX》节选……)热爱陕西文学的你还等什么快来参与吧一起为陕西文学来发声!来源:魅西安首席编辑:西安报业新媒体中心孟新媛审核:司源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中心
读陕西名著丨这才是原汁原味儿的
发布时间:2024/12/22 12:21:01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