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5日上午,五旬的胡国庆在电话里面给一个读者告诉完一位尘肺病患者(曾经的采访对象)的电话后,准备去吃散伙饭。当天中午,华商报深度新闻部12名员工在一起吃饭,大家惊奇的发现,已经有6名员工辞职。
据参与聚餐的几位员工透露,当天喝了许多酒,编辑刘海红一次次的抹眼泪,深度部掌舵人方荣亮也一次次掉眼泪,和辞职的6人一一道别。
胡国庆曾经是一片旗帜,已经离职。2深度新闻部,几乎都是华商报社的新闻精英。承担了华商报很多的重大、突发、调查新闻的采写。此间的胡国庆、张宏伟,曾经参与过伊拉克战争,汶川大地震等采访,两人在业内知名度颇高。
张宏伟曾经获得过目前华商报摄影最高的新闻奖——华赛新闻年奖。胡国庆也曾多次拍摄全国的重大新闻。长江沉船的新闻,胡国庆当时已经赶到现场,但是却接到禁令而令英雄无用武之地,默默返回。
“重大灾难无疑是记者的节日”,天津大火,深度新闻部的干将们轮番请示领导能否去采访,却被一次次的否定。看到新京报、澎湃记者在发新闻,据说华商报深度部那几天是最难熬的时间。
据华商报一位资深记者透露,此后,一位常务副总编淡淡的说,“天津大火应该派人了”。惹得几位大咖使劲骂娘。
张宏伟曾经是华商报级别最高的记者——资深首席,已经离职。3一位年轻的杨姓记者说,这几天他天天都在醉,他到报社是奔着新闻理想来的;编辑刘海红就像失恋了一样,过一会就偷偷地摸一次眼泪;记者徐娟说到深度部是为了生孩子,没想到她却在这里迷失了自己。需要一提的是,徐娟的老公因为部队裁员,夫妻双方下岗。
不可否认的说,华商报深度新闻部几乎名存实亡。经济不景气导致报纸版面下滑,舆论环境又使得深度新闻部雪上加霜。一些记者自嘲,整天都在写垃圾稿件。而重大新闻,却被一次次加分后扔在垃圾篓里面了。
再苦的环境,记者们都能苦苦支撑。但是,一些领导们总认为这些记者太舒服,又脾气大,于是,几位副总简单碰头后,决定裁掉部门。
编辑刘海宏在眼泪中选择离职4笔者有幸曾经在深度新闻部干过几天,为这里的氛围深深折服。每周的线索讨论会,记者们争论的脸红脖子粗,原来的主任李正善也罢、现在的主任方荣亮也罢,小心翼翼的伺候着每位“大爷”。
不管在什么地方,有能力的人脾气就打,华商报也是这样。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华商报有能力的记者总受到排挤,一些无能的人因为“听话”而被重用。
在西方,50岁是一个记者的黄金时代,但是,华商报深度部的资深记者们,就这样一个个流失。离职者大多都是赌气而走,一位领导曾经给民生新闻部的记者开会说,“你们好好干,没有深度新闻部华商报也能过”,这句话,导致数名记者最后决定离去。
一座崭新的华商传媒大厦已经崛地而起,下周一所有的华商记者将搬到里面办公。众多资深记者的离去,使得这座现代化的豪华办公大楼显得轻飘飘的,黯然失色。
记者杨昊霆新闻理想让他加盟华商报,已离职5 “聚精会神打好新闻仗”,这个华商报总编刘东明提出的口号,激励了多少年轻人从天南海北投身华商,为华商的壮大流血流泪,不敢想象,没有优秀士兵的华商报,如何在以后的日子里,怎么去打一次次的新闻仗。祝福华商报,祝福华商深度部和所有离去的还没有离去的记者。深度新闻部一位工作人员写的一首诗词,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年圣诞与诸子别12月24日,多人签字离职,诸座空空,聊以自嘲。请输入昨日上四楼,层层有人愁,多年如手足,一夜临歧路。张三已签字,李四还烦忧,王五且徘徊,马六夜夜酒。最怜刘氏女,每念涕泗流,默默敛杂物,一顾一回首。上天有其生,养其或亦有,奈何作娇痴,觍颜为蝇狗。持笔横天下,毛长马且瘦,切莫偷笑我,送人在后头。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钱白癜风怎么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