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黎新作《时间的面孔》受热捧
■记者李晶
安黎新书《时间的面孔》出版20多天来,在网络上掀起一阵阅读热潮:它登上了网易读书栏目的首页,数日盘踞在凤凰网官场小说的榜首,并被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推荐。安黎昨天透露,其实该小说在接受读者检验之前,他心中一直都忐忑不安——
写归国华侨“水土不服”
在31万字的《时间的面孔》中,安黎塑造了30多个人物,故事主要围绕归国华侨田立本展开:在美国呆了近20年的田立本,对故乡一直魂牵梦绕并梦想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后来,他带着一笔巨款踏上了归途。然而,这笔钱的来历却是他难以示人的隐痛——在一次车祸中,田立本受了重伤。手术后他保住了性命却丧失了他的命根子,从而获得巨额赔款。田立本回到故乡麻子村着手投资橡胶厂。通过争取,橡胶厂成为该省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很快,村民获得了赔偿金并住进了田立本为他们设计的别墅当中,接受源源不断的参观、学习,橡胶厂也运作起来。然而不久,问题凸显出来,原本淳朴的村民自从住进别墅后开始变得游手好闲,整日以打麻将为乐而不愿参与劳动,同时橡胶厂的污染问题引发了周边农户的投诉。再后来,因资金被人卷走,橡胶厂陷入困境,而坐吃山空的村民开始向一心要搞房地产的原村长山虎出售别墅……田立本原想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却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绝望之下选择了自杀。
故事中有朋友的经历
安黎说自己有一个朋友回国投资失败,他曾反复研究其失败原因,最终得出结论是他败给了中国的潜规则。所以,我在这篇小说里想说的一个问题就是,西方观念在中国是不能简单嫁接的。之所以写田立本自杀,是因为其在精神上的穷途末路——他是因思念故乡才回到麻子村,是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才倾其所有。然而,当梦想实现时故乡却不存在了。安黎说自己在思考到底什么是故乡?他说:“故乡就是小时候走过的小路,是门前那弯弯的河流,是熟悉的村民……可是,田立本基于好心所做的一切,却毁掉了自己的故乡并因无法承受自责而自杀。小说还涉及了在新农村建设及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对农民的安置不能简单补偿,后期还应该有思想上的引导。”
安黎在小说中还安排了归国华侨康圆圆,也就是田立本的原女友。她有志于农民的思想启蒙并在麻子村开设了学校,而农民并不愿去听课。原村长山虎则说:“给每个人发袋洗衣粉村民才会去。”最终,康圆圆的启蒙实验也宣告失败。
“评价很高令我惶恐”
安黎没有让故事调子一直灰下去,《时间的面孔》的结尾是这样处理的:麻子村出现的种种问题最终引起了省上领导的重视,他们准备重新部署……安黎介绍说,“写书稿用了8个月,年先在《中山》杂志上连载,年我应邀给一本书写序并认识了朋友陈平。他看了书稿后就让我写个委托书,说要帮我出版。之后,陈平就不断给我回复进展,说送到作家出版社了,说过一审了、过二审了,甚至是过三审之后我都没给别人说,怕其中的变数太大。后来责任编辑打电话过来,我才信了。”
安黎谦虚地说,他对自己的长篇作品不是太有信心,“长篇小说除了要考虑故事本身,还要顾及结构、连贯性等种种问题,其复杂程度就如同一部交响乐。我感觉自己的长篇在没有读者和时间检验之前,就像刚生下的孩子没经过医生检查就不知道其健康与否,所以心中总是有些许不安,真没想到反响那么好。有出版界人士评价说‘这是一本中国为数不多的写思想的书。’我听了之后感觉多少有些惶恐。”
(编者注:本文刊登在年10月26《西安日报》)
治疗泛发型白癜风时要注意什么白癜风刚开始的症状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