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深圳力可为科技有限公司对写手圈第一微刊的稿费赞助
南都要做黄爱东西的个人地图,采访我,我诚慌诚恐聊了半小时,后来怕出错,干脆自己深夜写了点东西。
其实要说交情,我跟黄爱东不熟,她有几年不出来,有人跑到我博客上问我是不是黄爱东西,赶紧说不是,真要说起来,我和她的忠心粉丝一样,只能说她是我的偶像。
要说我偶像,首先这名字就取得好,出场即惊艳,据说是在原名后面加了一个西,一个极土的名字立即变得俏皮起来,你说多有趣!
我第一次知道黄爱东西是在大学时代,在雨湖书店里买了一本《相忘于江湖》,迷得不行,心弛神往,那都是什么样的女纸啊,一手采访一手专栏,长发飞扬、妖行媚视、惨绿少年骑在摩托车上,喝早茶、打麻将、看梅丽尔斯特里普……
从知道她的第一刻起到现在我一直有一个感觉,黄爱东西这个名字一定会在文学史上留下一个刻印的人,你想想看,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专栏女作家,轻松佻达夹杂南北口音,用书面语是以其强烈的个人风格让她成为九十年代初最具标志性的女作家——所以年,见到她的时候,有一种特别不真实的迷幻感——这人是活的么?
那时我在希望杂志社上班,我们老板把黄爱东西挖来当总监,她一出现,就把我们“震”住了,长裙、长发、细腰,脂正香,粉正浓,时而唐诗,时而脏话,时而春风,时而霹雳,脑筋慢一点点都要翻跟头才能接上话,开会的时候,她一个人嬉笑怒骂,我就一认真记录的小编辑,强做镇定,按住见到偶像时的激动心情。
我们同事的那一段时间,惟一的印象就是各种翘班吃饭,通常都是跑到办公楼对面的花城酒家喝中午茶,当时广州的盒饭才卖两块钱,在花城酒家吃饭人均要50元/人,那个心疼啊,我记得最深刻的是她说花城好,因为那里的手巾又白又热,你刚搾完手下一块就递了上来,光是这一点就已经值回票价。
和所有的广东人一样,爱东极度“为食”,专栏里常会提到一些苍蝇小店,有一次她说天有家店有个很风情的老板娘,无数人排队都是为了看她一眼,熟客来了她总是有本事随时随地帮你挤出一张桌子来。她最神奇的一点是特别会点菜,广式潮式,啪啪张口就来,如果好不容易碰上一家她没来过的店,她会花上一两个小时去研究菜牌推敲菜谱,不停地和部长套近乎问什么菜最正,一桌菜点出来又地道又好吃,宾主尽欢,当然最过瘾的是吃饭的时候可以听一个极聪明的人讲话,科学八卦天文地理怪力乱神无所不有,她本身就是学生物的,多年来深研风水八卦,把各种知识交织在一起,汇集成独特的黄氏语风,和她一起吃饭真是享受,点的东西好吃本身就是一重高潮,黄氏语风又是一重高潮,也就是说和黄爱东吃饭那是一个小高潮接着另一个小高潮,所谓的钱塘浪高,尽可用在此时。
事实上我们同事只有六七个月吧,她就跟我们老板BYEBYE了,后来她又办报又去上海,狠有几年失去消息,我常常跟人打听也无果,这才真叫相忘于江胡……
年前有了联系,是因为我们俩都找了蔡静做我们的新书编辑,又开始一起吃饭聊天,和从前的黄爱东相比,我更喜欢现在的黄爱东,我想她其实是一个特别善良特别害羞的人,以前因为有了张牙舞妖媚万千这一张売会让人有点怕,现在则是真正洗尽铅华紫气东来。我们的人生很有意思,走来走去,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时分开,有时重遇,但每一个人都在成长。很多事,看开了,想看了,人就舒展了,所以你可以看到《双城记》里和丁天一起写专栏的黄爱东西的文字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末及的高度,和以前的文字相比,变得非常非常劲道非常非常丰厚的散文,以前玩的是灵气,耍的是率性,现在也灵气也率性,但真正有了大家气象。
如果说十年前黄爱东是浓的烈的,现在的黄爱东西是淡的柔的,就像她以前喜欢抽特别冲的烟,黑猫、总督,现在抽薄荷七星——这境界有点江湖已远、风淡云清的意思。
此时小小一个凌波微步,满塘荷花,就尽在眼前。
一、我大学的时候从来不写稿
佟佟:是不是不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写稿了?
黄爱东西:没有。大学的时候从来不写稿。
佟佟:那你大学的时候有什么跟文学有关的爱好吗?除了解剖兔子之外?
黄爱东西:没有。这么说吧,我刚入学的时候,中大是有文学社的,我去了一趟,一看写的什么玩意儿太差了,我就再也不去了。而且反正也是念理科的嘛。忙着勤工俭学,忙着上课,做实验。那时候勤工俭学低下有一个书店,还管着一个书店。我爱看什么就看什么,什么三毛亦舒、弗洛伊德各种。
佟佟:那时候你喜欢买啥?裙子、衣服还是?
黄爱东西:都买,友谊商店看香水什么的。
佟佟:那时候你就买友谊商店的香水?
黄爱东西:香水版。也十几二十块吧代用券吧。
佟佟:大学生分很多种,有的是很认真学习的那种,还有在学校很出风头的那种,你是哪一种。
黄爱东西:那我肯定也不是那种,有出风头的很多美女,但是文科的多。
佟佟:你那时候喜欢干自己的事情对不对?
黄爱东西:就躲在宿舍里面晚上看书,白天逃课,然后也不出来。不写日记,文字有关的实验报告、毕业论文。我试图写日记,但是我觉得写日记这事太恶心了,这个我基本上可能写过两句,然后就毁尸灭迹了,我觉得我是一个不能面对自己的人,但是我敢面对别人,你看我写专栏,如果写日记我看完我觉得这事太恶心。
佟佟:你不写诗么?
黄爱东西:没有。我对诗,特别现代诗,我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是无感,当年各种诗我好像都是无感的。席慕容的诗当时还喜欢,后来那些都不太清楚,我基本上对现代诗是没有感觉的,古诗词还行。所以我说我当时放下三块钱还是两块钱买了本《词宗》我觉得看的很高兴。
佟佟:那时候你看的书是不是古龙、金庸那些?你记得吗?
黄爱东西:我记得有一年是广州这边的新华书店,要清旧书,拉了两卡车的旧书。先让我们勤工俭学挑,很便宜的几块钱一本。完了让我们卖完了之后,你们能卖多少钱卖多少钱,卖完了之后也放上车收废纸,然后拿去压纸浆,大家到最后拿了好多书,但是还是拿不完,还是那一车书过了一手之后拿回去他压纸浆。我记得当时送过我两本书,有给钱买,但是我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了。
佟佟:哪两本书?
黄爱东西:《词综》,那个书很厚的,后来几十年后我再去买的时候,它非常贵。当时有印象我还分到了一本张爱玲的小说。
佟佟:那时候你就有张爱玲的小说了吗?
黄爱东西:对,我觉得特别奇怪,我当时真的觉得是哪个工厂的女工写的太好了。
佟佟:那个时候没有看过这种东西。
黄爱东西:对,那个时候有三毛有亦舒。但是张爱玲很少。看琼瑶是很土的事情。还有武侠小说金庸、古龙都有,其实这边的男孩子还爱看到倪匡。喜欢看倪匡吗?我喜欢,但是当年我会觉得,他的故事内容想象力很好,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嘛,但是我就觉得倪匡的文字很难看。佟佟:在你心目当中谁排第一?金庸,还是古龙排第一?
黄爱东西:我喜欢古龙,那时候金庸我看不下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看古龙,看不下去金庸,实在没得看了,后来要到,我觉得是毕业的时候,才慢慢看金庸。
佟佟:但是那个时候你羡慕中文系的人吗?
黄爱东西:我羡慕啊。我的羡慕是他们的课哪用上啊。他们的课外读物我们早在初中高中全看过了。我们每天下午,上午上完课,下午两点半去做实验做到6点半,我当然羡慕了,而且他们做很多的课外活动,搞话剧搞跳舞搞健美操各种,都来我们理科宿舍借衣服。佟佟:所以你觉得他们不务正业,玩的很开心对不对?
黄爱东西:我觉得他们玩的太高兴了。理科生都玩不了。
二、不能说我很爱钱,但我真的不喜欢没钱。
佟佟:什么机缘让你写专栏的呢?
黄爱东西:年、年开始的,也没有什么机缘。
佟佟:听说你最早是分到电台的?
黄爱东西:之前还在一个公司,奇奇怪怪的,回来说要去报名就去了,反正也不知道听谁说的,就去报名了。就把你招上来了?两年或者三年。干编辑,其实有点采编合一的性质。可以去采,还有各种报纸摘编,写成播音稿。也不算,那种是编稿。
佟佟:那时候你开始写自己的东西吗?
黄爱东西:有。
佟佟:写给谁的?
黄爱东西:写给《希望》,最早的希望杂志大开本,那时候是张梅是责任编辑呢,刊号是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当时没有任何概念。还有一本叫旅游还是旅伴。
佟佟:这个你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叫什么名字?
黄爱东西:第一篇作品是一个新闻通稿。好像是写一个中华博览会的一个报道的稿子一个通稿,结果广东广播报给登了,拿了八块钱稿费。
佟佟:可以八块钱,好多了那时候。
黄爱东西:倒是挺幸运,因为一入行我碰到珠江经济台信息部搞一个大型的活动,叫做中华博览会,全国各种民俗的艺人和项目,全部集中在天河体育中心,等于我觉得就是一大庙会,然后我负责要去采访所有的这些,能采多少是多少,歌舞是苗族、内蒙那一类的,再包括一些可能烙铁画麦秆画之类,这样的一个大庙会,我负责尽量收集所有资料,等于写通稿。资料稿等于给媒体用,他们一看有些不错直接就用了。
佟佟:你真正萌发自己写自己的生活,是在什么时候?
黄爱东西:我倒不是说太强这种意识,因为我觉得稿子分两类,一类是给报纸用的,新闻稿这些内容。另外一种你自己爱写啥写啥。但是后来这种稿子,当时我觉得专栏这个形式,因为广东总归还是可以看得到挺多香港的媒体,他们的专栏算是最个人化的一个形式了嘛,我觉得如果可以写自己的专栏是挺好的。所以稿写多了之后,我们说要不然干脆能不能做一个专栏。
佟佟:你还记得第一个约你写专栏的编辑。
黄爱东西:我想想。其实还有一个,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南方周末》的徐列和苏丽容来找我说,我能不能在他们那儿写一个专栏。他就说有一天约一下,东山宾馆喝个早茶,那时候我早上起来特别困,晕晕乎乎我就去了。就说写一个专栏,生活类的吧。男女情感类的吧。佟佟:这个算是国内第一个专栏吗?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专栏。
黄爱东西:我不太清楚,我真的记不清楚。
佟佟:你记得当时跟你一样写这种专栏的人有哪些?
黄爱东西:我记得初期好像不是太多,真的不是太多。因为当时不是互联网时代,你像上海的媒体我是看不见报纸。后来是黄茵在新民晚报有固定的个人专栏,我印象中是比较少。但是时评肯定有。你像当时羊城晚报微音的专栏肯定有,但是你副刊类这种豆腐块,专栏个人性质的可能我印象中比较少。张梅在当时的杂志上会有写。另外赵洁好像印象中在广州青年报还是广州日报也会有写,黄茵也有写。但是那时候不认识。后来才认识。后来认识了也经常在一起玩。
佟佟:你还记得那个时候的专栏价格吗?
黄爱东西:几十块钱吧。
佟佟:那个时候你有想,是你渴望的生活吗,比如说写专栏,比如说今天早上我骑车的时候我还在想这个事情,在我的想象里面,你在一个城市里面,早上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你顺手买一份报纸,报纸上有你的专栏,我觉得这是我心目当中特别向往的生活,因为你终于在这个城市里扎下根来了。这是一个外地人的梦。但是你当时,比如说人家让你写专栏,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一种你理想中的,写专栏的生活是你理想中的生活,很像香港那种女作家?
黄爱东西:我觉得可能算一种,但是因为,我觉得没有说那么渴望,就很强烈的渴望倒是没有,但是我觉得这种生活好像也挺不错,还可以。
佟佟:挺惬意的是不是?
黄爱东西:还可以。
佟佟:当时别人的工资才多少钱一个月,几百块钱。
黄爱东西:没有几百块钱,那时候的工资也就是,我印象中我刚进电台的时候,基本工资就七十多块钱标准。
佟佟:所以写一篇专栏几乎可以当你半个月工资了,所以你很愿意写。
黄爱东西:那个是后来几年后了吧,几百块钱,那也是几十块钱稿费,而且那时候不是特别在意稿费。你专栏的稿费不能作为一个收入支柱。你想想这是二十年以前的事情。
佟佟:你大概这种长期高强度的写专栏大概延续了多少年?
黄爱东西:应该十年吧。也不是每天写,我其实还是比较拖稿,我老是最后一分钟才交稿的这种。
佟佟:我记得你说过,一天有时候最多能够写七篇稿。
黄爱东西:那种不是一个常态,因为你平时还要上班还要看稿,还有编辑的活要干。有时候更多是活是在等大样的时候,或者是空隙。
佟佟:你写东西快吗?写一篇比如说字的专栏要多久?
黄爱东西:那个时候很快,大概不到一小时吧。
佟佟:你那么吵的环境也能写下来吗?
黄爱东西:那个时候它好玩你会试,你会觉得我看看在这么吵的环境下能不能写,按说就是在菜市场也能写,当时你年轻嘛,什么都能试,都是自己跟自己玩,所以会乱七八糟的报社,一边做版一边等大样的时候就写出来。没有互联网,用传真。以前用传真机或者是邮寄稿件。我倒是觉得挺幸运的一点,我好像基本上出道没被人毙过稿子。
黄爱东西:基本上最早广州,然后就是新民晚报。再约的就是河南、西安,反正挺多的吧。不认识那些编辑。
佟佟:你不谈价钱的吗?
黄爱东西:有什么好谈的,报纸的稿费都是有规定标准的。因为那个时候供房子,我觉得我可能收入,比如说月供7千,但是我收入满打满算可能2、3千,连工资带奖金,那就发狠写专栏,必须要写。以前写一篇,想着搞定了多少块砖。
佟佟:你觉不觉得,当时专栏那么时兴,也是借广东的地利,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新的生活,是新兴的生活,是前卫的生活。比如说那个时候我特别记得你,是因为我常常幻想我能够在广州生活,你给你的读者描临了一种生活一种可能性。
黄爱东西:这种不断的去对生活之外的这种想象空间是一直存在,你看像前一阵出来李娟的东西,某一段时间就大家忽然觉得她那种生活也很好。在城市里面了无生趣的格子间忽然想着,在新疆那个地方可以有多么纯粹的生活。除了她本人文字之外,就是这种对在别处生活的想象空间。我写专栏是时也运也。
佟佟:你当时的成名是有时代的因素?
黄爱东西:绝对有。
佟佟:为什么是你不是别人呢?
黄爱东西:那我不知道。我要知道了,那还了得。
佟佟:你觉不觉得是因为你的名字帮了你很大的忙。
黄爱东西:也有点。我的同龄人很多都叫这个名。当时他们也说你爱东还是爱西也有。所以其实到后来不是可以笔名嘛,加个西字,不是说太刻意,其实都有随意性在里面。
佟佟:像你长这么漂亮,其实是完全不需要去努力写字的。
黄爱东西:你知道我其实从小到大挺拧巴的,我会知道你如果真的漂亮你早就被发现了,该干嘛干嘛去了,你早不吃这行饭了。
佟佟:那时候你又要做板,又要写专栏,你不觉得挺累的吗?有时候很分裂吗?我是觉得做报纸很困身,完全写不了稿。
黄爱东西:那个时候我觉得,因为做版也是我很喜欢干的一件事情。我就是喜欢做版。你有好的资讯好的标题,你把它排版,出大样,搞到最后其实你就是一个主厨出菜的状态,我会是大样出来看完一遍又一遍很高兴,然后报纸出来又狂看一遍的人。所以我觉得可能切换的还可以。
佟佟:你写稿最大的动力是钱吗?当时。为了供楼?
黄爱东西:会。
佟佟:就是最大的动力。是为了表达自己还是为了挣钱?黄爱东西:当时是我觉得挣钱吧。另外一点我印象中,我觉得我除了我会做版,会写点自言自语的小专栏,我不会干别的东西,你让我拉个广告我真不会。
佟佟:你是一个爱钱的人吗?
黄爱东西:我觉得倒不算,因为我有一次我想起来,我说,回过头来这么多年,他们各种搞封建迷信活动,可以许愿、烧香拜佛,我后来跟着过去,我回头想想,我许的愿没有一个是跟钱有关系。我会觉得,我只是不喜欢没钱。
佟佟:不喜欢没钱的感觉。黄爱东西:对。不能说我很爱钱,因为我所有愿望都跟钱没什么关系,但我真的不喜欢没钱。佟佟:你觉得有很多女孩都觉得写专栏是个很风光的事情,是一个特别虚荣的一个事情。
黄爱东西:是挺虚荣的,比如说这个所谓虚荣是你一定不会发财的。
佟佟:十几年前的专栏和现在的专栏有什么区别?黄爱东西:以前的专栏确实更个人化,但是现在的专栏要求功能性非常明确的,是一种服务性的。你要写书评,那个意思就是你替读者看书完了告诉他,这个书是怎么回事。比如说你要做娱乐新闻的评论,你要告诉他这个事情前因后果是怎么样,然后你又是怎么看。有一种快餐的感觉。更注重的是服务性。跟以前那种,私人色彩比较重的那种完全个性的,私人的书写,这个空间我觉得是被博客和微博取代了。以前其实有一段时间,整个南方系专栏的形式很盛,年初的《21世纪经济报道》,连岳在上面写格列佛游记,我一直没搞清楚他到底是小说还是专栏,还是什么?看电影的人王尔冈在那儿写看电影的专栏,细细在上面写妈咪爱,风子在那儿写唱片,后来就把我拽过去写新科普,不同类型很鲜明,有服务性,但也很强调个性。现在的专栏其实蛮格式化的。就是因为你类型化,你功能化了。佟佟:没有趣味了。
黄爱东西:对,这个无趣。如果你现在再写专栏,要在你的个人趣味和报纸强调的服务型、功能性之间做一个非常大的妥协,妥协的结果我觉得就是无趣,因为容忍的程度越来越低,可能你这个专栏,对你偶尔离题万里的容忍程度很低了,跟香港中文报纸这么多年来这块就是你来填,你爱怎么胡说八道爱说什么说什么,是不一样的。也是工业化的一个特别明显的一个状况。因为他们有人说起,香港媒体已经很像公司很像白领,已经不像是半自由职业或者是创意行业,强调个性或者怎么样的。在我印象中,以前有香港的老编辑说过对专栏的要求是三三制,三分之一是好稿,三分之一是一般稿,三分之一是垃圾稿,这样的作者已经是非常好的专栏作者,我们现在不,完全是一个工业化要求的水准控制。这种就是无趣的东西,你一定会有一些妥协,工业化批量生产流水线上的东西,他那种趣味也是设计出来的。
佟佟:你觉得未来的专栏会怎么样,你预测这个行业吗?因为现在很多,国外很多专栏作家一个月写一篇专栏可以维生。
黄爱东西:这个也是少数,跟运动员一样,你不能保证他练了就能拿冠军。当然也有长尾效应,所以会有非常有个性的东西能出来,如果空间或者自由度比较大的话,会有神作出来,但更有可能会是在网络平台冒上出来的,我不认为他是一个媒体,或者是报出来,因为很个性化的东西,其实你像很多他可能未必是符合所谓的媒体气质,或者是读者定位的。而且我觉得所谓读者定位,所谓以前的这种读者定位,只是一个想当然,他在数据时代,那种很工业化的,这种很冰冷的数字面前,你去谈这个。
佟佟:现在还会看专栏吗,比如说你现在还觉得,对你来说。
黄爱东西:我觉得我只是相信某些个作者的水准相对固定我去看,但是我会更多的去看一些忽然冒出来偶尔一篇或者两篇,两篇以上我可能就要专门去找这个作者的东西来看了,但是他也很可能不是量产的,就没有了。甚至乎有一些广为传播的,你没有作者名字,不知道出处。以前负责找这种东西出来的是媒体,就在非互联网时代,但是互联网时代我不认为你很有趣的,很有个性的东西就会没有了,不会的,他会很快出来传的很快,但是你不知道是谁。
佟佟: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黄爱东西:而且很可能,你不可能找他来写专栏。
佟佟:是,因为他状态不稳定。
黄爱东西:不一定状态不稳定,还有其他更好的活。他或者忽然就来一篇,但他可能更是一个很好的编剧,好的创意人员,现在好些网络连载小说,一边上班一边写写得比专业作者都好。(文/黄佟佟,来源:黄佟佟新浪博客)
写手圈(←长按复制)
写手圈,国内第一家给江苏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哈尔滨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