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进入44岁这一年时很清晰地听到了生命的警钟。我突然强烈地意识到50岁这年龄大关的恐惧,如果我只能写写发发那些中短篇,到死时肯定连一本可以当枕头的书也没有,50岁以后的日子不敢想象将怎么过……(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创作理想,必须充分地利用和珍惜50岁前这五六年的黄金般的生命区段,把这个大命题的思考完成,而且必须在艺术上大跨度地超越自己。当我在草拟本上写下《白鹿原》的第一行字的时候,整个心里感觉已经进入我的父辈爷辈老老老老爷辈生活过的这座古塬的沉重的历史烟云之中了。这是年4月1日。在我即将跨上50岁的这一年的冬天,也就是年的深冬,《白鹿原》上三代人的生的欢乐和死的悲凉都进入最后的归宿。我这四年里穿行过古塬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的烟云,终于要回到现实的我了。”
——摘自《陈忠实自述:我的人生和我的文学之路》。陈忠实年出生,44岁是年。这之后,他开始创作大部头《白鹿原》。酝酿、草稿、正式稿,年腊月完稿。写作的地点是自己的老家,一个只有百来人的小村子。老屋里,没有没有电视信号,冬天冷风呼呼。《白鹿原》年在《当代》杂志发表。陈忠实把书稿交给编辑说了一句话:“我连同生命交给你们了。”年,陈忠实50岁,基本奠定了他的一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