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群众 > 头条红军标语墙,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迹

头条红军标语墙,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迹

发布时间:2020-8-16 1:13:55   点击数: 1 次

常德市地处湖南西北部,在土地革命时期,先后属于湘鄂西、湘鄂川黔根据地。中央红军长征后,为配合中央红军,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常德市桃源县打响了浯溪河战斗。年11月,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县出发开始长征,再次经过了桃源县。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常德晚报发起了“追寻红色印记”采访活动,分别前往红二、六军团的大本营和长征的出发地桑植探源,涉及澧水流域的慈利、石门、澧县、津市、临澧,辐射沅水流域的桃源等地,探寻这场红色革命风暴中的人和事,讲述革命老区的今昔变化。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我市个别地方仍然保存着红军标语墙,也有一些地方的红军标语墙以原样复制的形式回归大众视野。这些陌生又熟悉、生动又形象的珍贵历史文物,既是见证中国革命历史风云的“活化石”,也是承载着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

桃源县是湘鄂西、湘鄂川黔两个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年12月,为配合中央红军行动,贺龙率领的红二、红六军团在桃源县打响了浯溪河战斗,并进驻桃源县城。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再次经过桃源县。

年,桃源县利用当年红二、红六军团指挥部驻扎地——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现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临河围墙,新建了总长多米的“桃源革命老区纪念墙”,将桃源革命老区的来历、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领袖题词等内容上墙。“农民们团结起来,组织赤色农会!”“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等红军标语,时刻警醒世人勿忘那段峥嵘岁月。其中前两条标语,就是依照桃源县西安镇大水田村的红军标语原样复制而来。

在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中经过的桃源县西安镇大水田村,曾经长时间完整保留着一段红军标语墙。大水田村民、今年87岁的陈月房告诉记者,红军一到大水田,就向老百姓宣传:我们是红军,是打富济贫的队伍,是北上抗日的队伍。红军战士提着桶子,拿草把在一堵青砖墙上写了两句标语:“农民们团结起来,组织赤色农会!”“打土豪,分田地!”随后40年的时间里,这段标语墙一直保存完好。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公社修建猪场,这堵青砖墙被拆掉。今天的大水田人正在恢复一些红色景点,其中就包括重现红军标语墙。

石门县也是重要的革命老区,县内多处留下了红军的足迹。年,贺龙率领的红四军和周逸群率领的红六军挺进石门,开展对敌斗争。年11月下旬,红军从易家渡搭桥南渡澧水,穿过二都坪,猛攻在夹山的罗效之残部。红军每到一地,都利用报告会、歌曲、标语等形式,统一全军将士的思想认识,唤起民众支援革命战争。石门县夹山寺大悲殿后墙等处,今天仍保留着4条红军标语:“消灭常备队!”“杀尽土豪劣绅!”“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消灭军阀混战,武装保护苏维埃!”这是我市保存最完好的红军标语墙。

石门县磨市镇磨市居委会7组陈崇禅家的外墙上也曾刷有红军标语。年11月,红六军先后游击了石门县子良坪、太平街、杨柳、磨岗隘(今磨市镇)等地。他们在磨岗隘、九伙坪、商溪河等地刷写红军标语,号召群众开展对敌斗争。陈崇禅家的标语是用黑色墨汁楷体书写的,长约12米,内容为:“苏维埃人民政府万岁!”落款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第十七师政治部”。上世纪70年代,房屋年久失修,墙面石灰部分开始脱落,但标语仍可辨认。后来,住户翻修房屋,标语也就不复存在。

红军标语是红军革命斗争历史的缩影。有的标语在书写后不久便被更换或覆盖,有的标语载体被剥蚀损毁或拆除。历经数十年的硝烟风雨,遗存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无论怎样,这些标语都会长久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常德晚报记者:欧阳冰鲁融冰文/图

编辑:何治民

审核:游涛

关于我们

若有报料、互动

请拨打热线电话或加群

报料

报料

商业广告合作

运营:何治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qz/1183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18日 09:09:22 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