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8日,在华商的历史上是必须浓墨重彩的写上一笔这一天,广告单日收入1500万,这是西部报业的一个标杆,无人企及也是从这一天之后,华商一直向下,一直向下,像极了2008点股票走势直到今天下午维权事件的发生,华商不再神秘!
我始终记得宋军峰先生在培训会上讲的一句话:我所有的新闻理想,一定是建立在商业理想之上的我认为他说的很对今天,这个商业基础不存在了,或者说不牢靠了,就散了吧!
墙倒众人推,但是,推的这个人应该不是你我的朋友蒙惊超说,他离开华商报的时候,非常恨,满肚子怨气,五年之后,他想通了,企业不是家,企业让你离开,就有让你离开的理由,人生需要正能量今天的老蒙,在西安晚报的舞台上干的西安晚报经济专刊风生水起
是谁让华商走到今天这一步,我看了很多离职员工说:个别领导的拍脑袋,个别中层干部的阿谀奉承,个别员工的逐利避害不错,这些原因都是原因,但是他们忽略了大环境,忽略了自己我不敢说每一个被裁的员工都不优秀,至少你不聪明,如果你再去拉横幅,至少你不理性我虽然不喜欢华商报,但是我依然感谢他给了我们人生最精彩的舞台很多人,如果没有华商报,你自己能有多大成就,很难说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任何企业都有它发展的规律,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单位不是家,四个月前,华商旗下的重庆时报明确提出:家里已经很穷了,最为华商报的员工,应该早有警醒才对,该想出路该转型的,提早动身此前离职的光头老高,稍早离职的汉中康正,西安晚报身份证包括我15年的老伙计唐爱民,不是都混的好好的么?为什么到了你们跟前,就寻死觅活,就不可解脱?当年的大哥大姐风范呢?
我的朋友张魏是一个感性的新疆女子,对于报社老员工在报社门口维权的事,她说她难过的流泪了作为一个在华商体系中工作了四年的我来说,也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秋天真的来了
说一个例子,一次和华商同事打麻将,外报的一个记者说;我昨天和你们主任吃饭了,你们主任说杨某这个怂坐下手边的杨某急切的问,说什么了?外报记者说打牌打牌不再说话,结果不到一个小时,开始大赢的杨某输的一塌糊涂,桌子一掀,走了
很多人会说,我叨逼叨叨半天到底想说啥?我想说,华商报的倒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首先,微博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们获西安晚报专题栏取新闻资讯的途径,而且改变了对报纸的忠诚度三年微博,打碎了我党铁桶般的新闻包装,一些闻所未闻的花边新闻如洪水猛兽般扑面而来,比如林彪解放东北动用大量日本俘虏比如解放榆林宣传口号是:打下榆林城,一个一个女学生比如我党某领袖一生娶了五六七八个老婆,最小的16岁而这些,半官半名的华商报上,看不到一向以热闹著称的华商报,显然没有微博热闹不到三年,微信来了,它更快,快的让传统媒体不及反应就已经落败,东郊发生车祸,五分钟后朋友圈传遍了,西郊发生火灾,一分钟后朋友圈也火了,如果遇上暴雨暴风,朋友圈直接开始直播了而这些新闻,报纸写不写,写吧,每天才能发出来,不写吧,感觉好像漏新闻了传媒媒体的悲哀一天天加剧,阅读人西安晚报 电话群越来越少,广告随之越来越少,员工就显得愈来愈多,裁人,就成了必然
那些曾经为民工维权的记者,今天,成了为自己维权的新闻民工这本身就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但是晚间看了一些华商老员工义愤填膺甚至叫嚣着要对薄公堂的人写的文章,我也有几句话要说
我不喜欢华商报,是因为这个单位的某些氛围,有点国企有点半官方的感觉领导和下属之间,不是简单的业务关系,而是一种必须端着的架子而那些当不了领导的记者,就把架子端到社会上,每次出席各种饭局,很少有其他媒体记者原因跟华商记者坐一起,原因就是华商的人太装了,爱扎势爱装逼还有就是华商报规定采访不能和其他报社同行坐一辆车,而其他很多媒体本身就没有车,无形中拉开了媒体记者间的距西安晚报记者张波离和感情,华商记者就成了大家不待见的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本身的自傲,造成了很多人扭曲的性格多疑,猜忌,自信心不足
华商报是陕西传媒界的“神话”
事后我问外报记者,他们主任说啥了?这货说;啥都没说,我故意的,华商的人就这毛病
华商今天的不和谐事件,就是这些毛病慢慢的累积
今天下午在朋友圈疯传的一张照片,将这个在陕西乃至西部称霸十年的报纸请下了神坛,是偶然,还是必然?
我喜欢华商报,因为它在很多时候,像一个正义的化身,依稀记得去年长安区的水上乐园事件,漂亮的反击让人拍案叫绝依稀记得刘亮宝马彩票案中,我拿头担保的贾安庆,最终在华商报的监督下坐了13年牢狱也依稀记得麻蛋蛋处女嫖娼案中,还了一个咸阳西安晚报广告报价女子的清白依稀记得周正龙拍老虎事件中华商报扮演的尴尬角色,更记得,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拿着华商报的号外上街游行这些,都是华商报的图腾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