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特点 > 方雪梅散文专辑

方雪梅散文专辑

发布时间:2018-6-20 6:16:15   点击数:

方雪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散文学会、湖南书评委员会副会长,湖南诗歌学会理事。“文学湘军三才女”之一。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毕业,从事报纸采编多年,主任编辑。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诗,出版有《结糖果的树》《疼痛的风》《伦敦玫瑰》《寂寞的香水》《谁在苍茫中》以及报告文学《时代微报告》等著作。曾负笈伦敦,现供职于长沙某报社。

《晚晴残照》《雪子飘落》《浓烈如苏青》《诗礼簪缨的庭院》《汪静宜的梨花》《烟寒人远》《半点落花舞长安》《庐隐不隐》《独自唱酬》等系列散文,被博士后、教授刘绪义评价为:“视野宏阔,更多的将与历史有关的女性人物纳入其中,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文中的人气更具有女性味”。这组散文近年来陆续在长沙晚报橘洲副刊以专栏或单篇形式推出,被诸多网站、自媒体转载,入选各个选本。特以整体缉成,配以相关评论刊发。

方雪梅专缉

晚晴残照

读中国近现代史,读得心里千涛万浪。

眼前,总浮现这样一幅凄寂的景象:秋寒的黄昏,一缕斜阳,刺过紫禁城女墙的堞齿,冷冷地投到古柏树下一个孤单少年的身上,将他单薄的影子,拉得细长细长。

这是中国历史上,风雨大作的时期。而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却陷入了“独坐水亭风满袖”的境地。一顶从祖宗那里传来的帝号,一座飘摇的晚清江山,被命运之手,搁在他脆嫩的肩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此时的清王朝,早已经失去了烈火烹油的气韵,几近灯枯油尽。靠一个孤独的少年和几个遗老,又如何能够力挽颓波?如若是寻常人家的孩子,十三岁的时候,该有多少顽劣,多少烂漫?可这个毓庆宫里的少年,命中注定是无法询问“何当解印绶,归田谢膏粱”的。

正是紫禁城里冷露滴破梦、落叶满空阶的时候,一个人越千山万水,从遥远的英格兰来到了少年的身旁。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庄士敦。那年,这位英文名字叫约翰斯顿的先生,正好三十四岁。从此,中西文化在皇城里奇妙地相遇了。金发碧眼的庄士敦,一抬脚就深深地踏入了中国的近现代史,卷入了中国诸多的政治、文化事件。

庄士敦早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后,被英国政府派到中国工作多年。他遍访名山宝刹,饱读经史子集,广涉儒、佛、道思想。熟悉中国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他,一直努力探寻中国文化的真谛。他在《佛教中国》和《儒家与现代中国》两书里,赞扬佛教,认为中国的文化、宗教、社会结构中存在很多真正值得钦慕和保存的东西。他是当时少有的能从客观角度,审视、思考中国社会的西方人之一。

此后,在漫长的岁月中,着朝服,行清礼,说京腔的庄士敦与孤零的小皇帝,建立了亦师亦友亦父子的关系,甚至一度成为这孩子“灵魂的重要部分”。他怜惜地说:皇帝陛下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孩子,紫禁城的城墙是世界上最高的墙……

他教溥仪英文、数学、世界历史、地理等知识;教他读《伊索寓言》、《爱丽丝漫游仙境》等世界名著;向他介绍西方先进文化,鼓励他进行尝试。不久,故宫里响起了电话铃声,响起了网球腾跃的声音。溥仪的生活里,有了自行车、西服、金丝框眼镜和汽车……更重要的是,因为老师的启发,认识到太监制度的残忍、野蛮,溥仪下令放紫禁城的一千多名太监出宫,也就此结束了与中国帝制同样漫长的太监制度;因为老师的劝说,溥仪带头剪掉了不男不女的辫子。庄士敦对溥仪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不仅是溥仪的老师,也是指点人生的长辈,倾诉心事的朋友。

年,中国社会一片纷乱杂陈的景象。随着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清王朝彻底覆舟倾帆了。这时,庄士敦像父亲一样奔波在英、日、荷等外国使馆间,为溥仪寻求保护。夕阳西下时分,师生二人,落寞地沿着使馆区的南墙散步,一样的忧思郁结。庄士敦眼里,这位末代皇帝,只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一个被命运的皮鞭驱打的弱小少年。

年,庄士敦回到英国,在伦敦大学执教。后来,他出版了回忆录《紫禁城的黄昏》,记录了从年到年,他在紫禁城的日子,以及年戊戌变法之后的清廷政治变革,一直写到溥仪在年,到伪满洲国去为止。记录了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的没落过程。书一出版,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他在扉页上这样写道:“谨以此书呈献给溥仪皇帝陛下,以纪念十五年之前,建立于紫禁城的良好友谊……”

对溥仪的思念,惯穿了他后来的日子。年,他买下苏格兰的三个小岛,在此办了陈列馆,展示溥仪赐给他的东西。每到节日,他必着朝服,邀亲友聚会。他把这岛,称为“小中国”。年,庄士敦在这里去世,享年64岁。后来,溥仪也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用了很深情的文字,写到师生相依相随的那段时光。

岁月如鹤,踪影不再。清王朝消泯已久,只在中国历史的长廊上留下了一道悠长的投影,而洋绅士庄士敦的履痕,算是当中奇幻的一抹。

时光虽然远逝,历史的流烟里,溥庄两人的身影,跨越国界、种族、血缘的走近,让我多少读到了人伦的温暖。

——庄士敦和溥杰(左二)、润麒(婉容的弟弟)、溥仪(右一)在御花园

雪子飘落

关于弘一大师李叔同的文字,海一样,无边无际。我从海底,捞到一点点文字的砾粒,是关于他的日本情人——雪子的。

这个揣着玲珑心的女人,身影淡淡的,若有若无地站在李叔同的身后。在大师丰盈、盛大的人生里,她那么轻、那么轻,似细细的一朵柳絮,舞过了,飘走了。

落在旧历上的日夜,已尘土一样厚。轻轻地吹掉这些尘埃,我看见的雪子,正是青葱如水的年纪。这样的锦瑟年华,她遇到了命中的人——到日本求学的李叔同。

旧光阴里的李叔同,虽是长袍马褂的意境,却挟持着风华意气,和新文化运动的活性。当时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的他,是她家的房客。雪子的美,和他的爱美,就在一幅幅画中,盘根错节地交织一起。他一张又一张地画她,画她好看的青春,画她不动声色的娇羞。也不由自主地,沉陷到她的动人美丽中。

注定了的缘啊。雪子不顾一切地爱上了这个男人。她要的不多,只要安静地给他当模特;只要日日陪着他和那些零乱的画笔;只要倚门守候,听自己男人熟悉的脚步声,天天在夕阳下响起。只要能在爱人的视线里,就是死,也不管不顾的。找寻了三生,她才遇到倾心的这个呀。即使他有发妻,雪子也还是跟随爱人的脚步,从樱花树下,飘来这边的异国。那是年。

在陌生的中国,雪子生活在李叔同的怜爱里。执手相依的日子,很快过去了几年。然而,哪一场爱,不是悲欣俱全?爱的背后,往往是古巷残阳般幽深的寂寞。雪子的爱人,是要成为弘一大师的呀!入世,他是这个国家新文化运动的精英:擅书法,通丹青,工诗词,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出世,他要扛起兴律学,严戒律,普度众生,为善天下的重任。他的爱,注定要升华成对天下苍生的博爱,而不仅限于与雪子的爱情,与家人的亲情。成为一代高僧,是他的命运啊。

年的夏天,39岁的李叔同,在杭州的定慧寺出家。那断落一地的青丝,也断了雪子的魂。爱过知情重,爱过也才知心痛。雪子的倾心之恋,刹那间,变成了一个人的独角戏。她还在爱,爱得心动、心酸、心碎。哪个女人,不梦着一份不染尘埃的爱情?可尘埃还无处不在,佛缘却阻断了她的爱。李叔同拜托朋友杨白民将她送回日本。雪子的心成了粉齏,她悲痛欲绝地问杨:日本的和尚,允许有爱人,为什么我不可以留在他身边呀?杨白民向她解释了中国佛教的清规戒律后,她执意要见爱人最后一面。

这是生死之别了。岳庙外的临湖素食店里,已叫弘一的这个佛门中人,甚至没有抬头看她一眼。也许,他还忘不了她的柔美,所以不敢注视她眼睛里的凄凉。陪去的杨白民夫人和黄炎培夫人,也为雪子爱情的结局黯然。饭后,弘一大师即雇小舟,告辞回庙,始终不再回头。岸边的雪子,撕心裂肺地大哭了一场。她不明白,佛门苍茫的青灯,怎么渡得了天下苍生,却不肯照见她的深情之恋啊?

最好的爱,是两手枯槁,却还十指相扣。这是雪子越洋而来,寻求的。可一叶远去的小舟,就粉碎了她的美梦。任她望断舟帆楫影,再也无法回来。杭州的这个夏天,只给她留下了沁骨的痛。

雪子走了,从此下落不明。没人知道,那些疼痛,那些心碎,陨落何处。她的男人,却成了普天之下,人尽皆知的文化高峰。

不知,弘一大师笔尖,淡青的墨色里,是否有一朵柳絮,忧伤地晕开……

但我想,雪子一定深藏在他圆寂前,最后那句“悲欣交集”里。

浓烈如苏青

在很深的夜里,读苏青。

好像傍晚的行人,在风吹着的凡尘中,看见前面有一树更凡尘的花,开得大俗大艳。

我喜欢的张爱玲,不愿意被人拿来跟冰心、白薇相提并论,但心甘情愿比苏青。可见苏青的不一般。因为张爱玲的比她,我就有了从岁月的箱底,翻她出来,仔细阅读的愿望。

果然,苏青的热辣与张爱玲的素淡,是两枝横斜着的牡丹和茉莉,把上世纪那个发黄的旧上海,装点得有了几分灵气。

隔着时光的兰印花布门帘,在苏青的身上,我一眼瞅见了旧时中国女子少有的浓烈的幽香。她在宁波的一个已经衰微的门庭里长大。从小跟祖父读《诗经》、读《唐诗》。父亲冯松卿从美国留学归国后,从事银行业,却因病早亡。家道中落了,在中央大学读一年级的苏青,做女外交官的梦,也从现实生活里剥落。她不得不奉母命,在一场中西合璧的婚礼中,嫁为人妻。接下来,因为没有生男孩,她一直受到丈夫和婆家的漠视。柴米油盐的日子里,她经历了丈夫的出轨、经历了战乱、经历了丧女之痛……在旧上海的某个屋檐下,这个闺中少妇,被命运压得几乎窒息。

然而,苏青毕竟是一棵牡丹,在盈尺的石头钵里也会艳丽开花的。

现实让她觉悟:女人也要有职业,有养家的能力。于是,她拿起了手里的笔,在闷热的夜晚,一面给孩子轻轻打扇,一面诉说着女性的悲喜。很快,她的处女作《生男育女》,带着郁勃之气在《论语》杂志上刊发。接着,有《我的女友们》、《论离婚》、《算学》等散文,以及小说《歧途佳人》和《结婚十年》问世。尤其是《结婚十年》,创下了惊人的佳绩:再版了十八次!从此,上海人有福了,那一篇又一篇沾着人间烟火的文字,卖到“洛阳纸贵”。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坛大家,纷纷把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长沙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td/1002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