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特点 > 金牌动力托举神箭将三名航天员

金牌动力托举神箭将三名航天员

发布时间:2025/3/6 13:15:31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北京时间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驶向太空,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作为我国唯一集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轨姿控动力系统及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为一体的专业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在此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承担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与神舟十二号飞船上的各种主推力及姿轨控发动机、热控分系统及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的研制任务,并配套了返回舱、推进舱两套推进子系统和9种22台泵阀产品。精益求精金牌动力护送航天员出征太空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次完整的载人航天飞行,需要品种各样、功能各异、高可靠性的主发动机、助推发动机、高空发动机、姿态控制发动机和轨道转移发动机,功能从运载火箭的主要动力装置扩展到神舟飞船轨道的变换和修正、姿态控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而在发射任务及后续航天员即将开展的系列科研试验中,高质量、高稳定、高安全度的火箭发动机和空间推进系统的研制,就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尽管此前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已经拥有14次发射14次成功的骄人发射纪录,被予以“神箭”美誉。六院发动机研制团队依然秉持着“载人航天、人命关天”的理念,坚持确保高可靠、高安全性,对在试车、飞行中曾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反复的梳理,充分开展“回想”和“预想”工作,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复核复查,并做好相关预案。通过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措施,打造更为牢固的载人航天动力系统,确保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以严苛的工作态度,深挖细究,以国际一流的水准和高度,确保发射任务圆满完成。稳妥可靠消除薄弱环节确保零隐患上天中国首个空间站建设特别是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要求动力产品必须做到追求极致,尽善尽美。相对于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本次发射的遥十二火箭共有项技术状态变化。六院11所科研团队在短时间内围绕设计、生产、研制管理以及近年来该型发动机完成任务情况进行举一反三的质量复查,梳理和提出改进措施,并创新性提出六个百分百确认质量控制措施,不断对发动机进行完善和技术改进。振动问题是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顽疾,一旦出现薄弱环节,就可能会给发射任务埋下隐患。六院科研团队举一反三,从确保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万无一失出发,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对发动机进行技术改进,消除了薄弱环节,减低了振动量级,确保发动机产品零隐患上天。突破传统创新技术手段助力发动机革新改进为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加工质量,六院厂利用3D打印工艺革新传统加工方法,使得发动机可靠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加强肋是发动机隔板夹层内流通通道的关键构件,主要用于保证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3D打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加强肋产品加工方法的“双创新”,突破了传统工艺制造难题,解决了因结构限制导致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解决了多种废液、粉尘气味等环保问题,可直接制备出形状复杂、性能稳定的产品。相比于传统铸件,产品尺寸精度及稳定性更高,产品多项性能指标接近甚至超过传统铸件历史最高值。多重保障实现空间站时代首次载人快速交会对接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的交会对接任务,将由飞船上的推进系统完成精准定位、靠拢、调节等任务,担负全程保驾护航的职责。之外,推进系统还将为飞船变轨机动、姿态调正及定向、飞船脱离飞行轨道返回地面以及飞船返回再入大气层等提供动力。与以往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不同的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轨停靠时间长达3个月,为至今我国载人飞船在轨停靠时长之最。针对该任务要求,六院科研团队为载人飞船推进分系统量身定制了多项质量改进措施,系统分析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进一步辨识设计关键特性、工艺关键特性和过程控制关键特性,有效开展数据包络分析和相关验证试验,通过有针对性的风险分析,特别对一些不可检测项目的分析,以最全面的风险控制、全过程产品零缺陷以及最严格的密封安全措施,从设计和工艺上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神舟十二号推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除此之外,科研团队为了保证推进系统的可靠性,采取了大量的冗余设计,保证发生一次故障,推进分系统仍能照常工作;即便发生两次故障,仍能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来源:新华社供稿: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关颖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td/1683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