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心灵
作者:李军君
“我们的作文是从哪里来的?”作文课上,我询问一个初二的男孩子。
“笔下。”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说得对。它还是从哪里来的?认真地想一想。”
“生活里!”他很兴奋地说。
“对极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切作文都是从生活里来的。然而你有没有想过每个人都在生活,但是有些人能从生活里写出作文,而更多的人并没有从生活里写出作文。”
“他们是不想写。”
“有可能;有时尽管他们是想写,而且有足够的知识可以写,但也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这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在他们的心里吧。”他略作沉思,猜测了一下。
“很厉害,你猜得很对。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心灵的差异将会带给人们迥然不同的差距。他们的心灵常常不够敏感,对外界的事物不能用新鲜的眼光来打量,总是被司空见惯的思维模式束缚。于是,他们觉得外界的事物都是平平常常的东西,没有写的必要了。”
上帝赋予我们每一个人在身心上的构造都是一样的,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们拥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臂、大脑……这些都是我们的终极财富。但我们常常吝啬地守护着这些财富,像守财奴一样把它们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不让它们尽情地展露在众人面前。而我们的吝啬恰恰造成了我们最慷慨的浪费!我们的这些财富终其一生并没有得到它们应该施展的价值,随着我们身体的逝去,它们就被无辜而无情地抛弃了——更加悲哀的是,很多人在身富力强时就已经“闭目塞听”了,他们不再敏感于周围的一切,周围的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难道我说的都是无稽之谈吗?我们什么时候尽情地使用过我们与生俱来的感官呢?路边的棕榈树挺拔地站立着,有谁向它投去最深情的注视呢?窗外的小鸟快乐地鸣叫着,有谁惊喜地聆听它的歌唱呢?公园里的玉兰花盎然地盛开了,有谁轻嗅着沉醉于它的香味呢?忙碌的妈妈辛苦地端上做好的饭菜,有谁满怀感恩地品尝出它里面蕴含的爱意呢?一家人简单而和睦地生活着,有谁觉察出平凡的幸福呢?……哦,还有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苍鹰从天空飞过,我们羡慕过它的自由吗?秋叶从树上飘落,我们悲叹过它的逝去吗?门卫在门口站岗,我们感动过他的敬业吗?……细节尚且不能捕捉,谈何明察秋毫之末!我不得不沉痛地叹惋:我们的感官早已钝化了!
写作固然源于生活,但写作更源于心灵,源于一颗敏感的心灵。没有一颗敏感的心灵,是难以在写作这块原野上纵横驰骋的。一颗敏感的心灵可以让一个写作者脱颖而出。一个作家是否能够在写作上取得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足够敏感。天才的作家往往都是最为敏感的。
生活更源于一颗敏感的心灵。那些懂得生活的人,常常能够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用心去品尝、欣赏生活的滋味。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哪怕我们目不识丁,我们依然能够生活得高贵而充满诗意——人生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
让我们调动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臂、大脑,去敏感地享受这个五彩斑斓、可爱迷人的世界吧。只有这样,无限丰富细腻的美好世界,才将在我们的面前变得活色生香、美轮美奂……(李军君写于年9月16日23:08,在深圳龙岗。)
特别声明: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有需要,联系作者。
李军君联系
邮箱:
qq.鐧界櫆椋庢不鐤楀摢瀹跺尰闄㈠ソ鍖椾含涓涓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