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西安晚报_晚报理念 > 晚报品牌 > 陕西青年作家走进梁家河照金富平采风

陕西青年作家走进梁家河照金富平采风

发布时间:2021-12-2 11:38:58   点击数:
白癫治疗方法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92.html

年的古城西安一如既往的美好,大片樱花像粉红的云飘在空中,无数厚实的浅紫花朵开在高大的泡桐树枝头,不经意间,鼻端又一年一度飘过槐花的香气……在这个英姿勃发的初夏,6月27—28日,由西安报业集团主办的“六年西凤·丝绸之路杯青年散文大赛”采风团一行先后走进梁家河、照金、富平,感受红色文化魅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旨在倡导青年散文家树立“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文艺创作观。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美丽的“西凤传奇”也在这里诞生。两千多年前,陕西人张骞打通了中国和亚欧的联结,开创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陕西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文化大省,陕西省应当在文化建设上努力创新,更自觉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新要求。

《西安晚报》在它60多年的历史中,继承与发扬了中国报纸副刊“文学摇篮”的传统,始终用传媒的空间培育时代的文学新锐,在数十年风云变幻中,坚守着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和对自己风格的塑造,与陕西文坛始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用文学手段全面展示在这个新的时代,特别是在新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新常态、新作为、新成就、新面貌,并引导广大文学青年深入生活、创作出反映时代、讴歌人民的文艺精品。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晚报》的副刊始终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在《西安晚报》上发表第一篇作品,是陕西许多著名作家文学之路的第一步,《西安晚报》副刊更因此得到“文化的名片、作家的摇篮”这样的美称。前辈风采,高山仰止,我们所必须努力的,只有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坚守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和自己的风格,引导青年作者深入生活、创作精品,用文学手段全面展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

此次活动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程建设,西安晚报文化新闻部主任高亚平、体育新闻部主任高西广带队,省内知名青年作家近30人组成采风团,大家统一红色着装,意气风发,被人们形象的称为“红色军团”。

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主席团成员有:会长马慧聪,副会长白麟、杨英武、李冬,副秘书长杨广虎、李东、丁小龙、禹治夏、柴广翰。

27日,采风团一行驱车六个小时前往位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村,这里曾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7年的地方,在讲解的带领下,采风团先后了解了梁家河村史,参观了知青井、知青旧居、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等,大家一起感受新时代下,陕北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

“南有瑞金,北有照金”,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八十周年,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和各路主力红军的落脚点,八路军出师抗日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感悟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28日一早,采风团来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通过图片、文物和馆内的新型模拟技术等,了解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以及革命先辈和苏区人民英勇战斗的光辉历程。

习公故里,松柏寝园。少年习公生于此,革命生涯发此端。修身有道,齐家有法,治国有方,平天下有策。其功在陕甘,德在开放,福在吾党,利在吾国。百年华诞人未见,蓦然仰首觅仙踪。

28日下午,采风团前往渭南富平县,肃穆庄重的习仲勋陵园,大家在碑前三鞠躬以示敬意,所有党员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接着大家绕墓碑一周瞻仰习仲勋雕像。仪式结束后,采风团一行参观了习仲勋生平事迹展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现场观看与追思,重温习老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采风受益匪浅,有责任也有义务以此挖掘更多素材,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佳作,去激励和影响更多人

富四方柿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ytshn43.com/wbpp/1418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